截至2024年9月,在「創新計劃」之下獲資助的項目共538個,包括經由協創機構資助的531個項目、透過協同創效平台資助的兩個項目、以「按效益付費」模式資助的一個項目,以及四個以推動跨代數碼共融為主題的創新項目。新近獲批項目的詳細資料將陸續上載。
關於協創機構項目、資助計劃或獲資助項目的資料,請直接聯絡相關協創機構或個別資助項目。
請到此閱覽資助項目的名單,使用者可按不同分類方法(例如服務範疇、主要受惠者、協創機構計劃、資助狀況)揀選所需資料。
截至2024年9月,在「創新計劃」之下獲資助的項目共538個,包括經由協創機構資助的531個項目、透過協同創效平台資助的兩個項目、以「按效益付費」模式資助的一個項目,以及四個以推動跨代數碼共融為主題的創新項目。新近獲批項目的詳細資料將陸續上載。
關於協創機構項目、資助計劃或獲資助項目的資料,請直接聯絡相關協創機構或個別資助項目。
請到此閱覽資助項目的名單,使用者可按不同分類方法(例如服務範疇、主要受惠者、協創機構計劃、資助狀況)揀選所需資料。
項目在一所中學建立一個教育資源中心,舉辦課程和活動,旨在讓學生加深了解長者和弱勢人士的需要,從而成為扶貧的積極參與者。
項目推展的計劃結合動物輔助介入與寵物護理和美容職業培訓,旨在促進有特殊教育需要青年個人成長和專業技能發展。
項目為自閉症青年提供水產養殖培訓和就業機會,藉以培養他們自立的能力並促進社會共融。
項目招募非華語基層兒童參與合唱團,藉以提升他們學習中文及音樂的興趣及動機,並促進社會共融。
項目招募青年和長者一起參與,共創樂齡桌上遊戲,藉以促進兩代之間互相了解,並推動跨代共融和合作。
透過舉辦生死教育互動劇場,項目既讓長者及低收入家庭對身後事安排加深認識,亦有助打破社會對死亡的忌諱。
項目將推出一個應用程式,為癌症病人提供有關疾病管理和精神健康的支援,尤其有助加強低收入癌症患者接收相關資訊和享用服務的平等機會。
透過為基層長者提供快速心臟檢查、先進的血液分析、代謝風險評估和營養評估,項目冀能提早辨識長者心臟健康問題並提供適當的干預措施。
項目運用體育科技,為多動症和自閉症兒童提供體藝課程,藉以改善這些兒童的健康及行為問題。
項目旨在建立一個長者福利計劃的資料庫及搜尋器,協助家庭「一站式」尋找長者合資格申請的資助、服務及優惠,提升長者退休保障的可持續性。
項目為低收入婦女提供培訓,由她們帶領專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及其照顧者而設的靜觀活動,既讓婦女獲得工作機會,亦為兒童及其照顧者提供支援。
項目為基層青少年提供有關表演藝術及製作的訓練及導師指導,藉以幫助他們在演藝行業建立多元及清晰的發展路向。
項目提供舞蹈訓練計劃,提升長者的手腳協調能力及肌肉力量,從而加強他們的防跌能力、抗逆力和體魄健康。
項目透過應用程式,為在職護老者提供個人化的顧問和支援服務,以協助他們在照顧年長家庭成員和工作之間取得平衡,從而提升福祉。
項目透過創新跨界合作、結合物理治療及創意藝術的復康先導計劃,讓長期病患長者可以受惠於更高的治療成效和享有更好的生活。
透過網上平台,項目為不同種族青年提供實習機會、為他們的表現給予評分並頒發證書,藉以推動平等就業機會。
項目為不同種族人士舉辦工作坊,並向藥劑學學生提供有關如何協助不同種族人士的培訓,冀能協助不同種族人士透過使用應用程式提高正確用藥意識和藥物管理技巧。
項目冀透過線上諮詢平台,為低收入家庭家長提供有關教養和照顧兒童的專家支援,以促進兒童健康發展。
項目招募面對精神健康挑戰人士和照顧者,共同設計一套培訓課程,讓他們可以為提升公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發揮影響力。
項目計對性/別小眾於後事規劃的需要,為他們提供相關一站式服務和舉辦多種教育活動。
項目擬設計一款專門為認知障礙症患者而設的訓練套裝,藉以減慢患者的衰退速度並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項目開發輔助工具,讓上肢功能嚴重受損人士可以輕鬆使用電腦,從而提升生產力和取得成功的機會。
項目透過提供動物輔助治癒服務,幫助子女或家庭成員已移民的留港長者保持精神健康。
項目舉辦生死教育活動,協助更生人士重新認識自己,提升自信以及取得重返社會的動力。
項目培訓弱勢家庭主婦處理可回收物品的收集工作,並聘用她們參與提供家居上門回收服務。
項目擴展其現時的經營模式,同時為弱勢婦女提供人才發展計劃,培訓她們成為主管,提升她們的能力。
項目冀透過遙距醫療,讓居住於老舊和偏遠屋邨、行動不便的長者能享有便利的醫療服務。
項目為不同種族青年提供各種支援,幫助他們取得專業資格、網絡、知識及工作經驗,以便在體育界開展事業。
項目研發人工智能觸覺導航腰帶,冀能為視障人士的出行帶來更大方便。
項目為殘疾人士提供有關梘液回收的職業培訓計劃,協助他們提升就業能力及改善生活。
項目開發並運用模擬駕駛系統培訓邊緣人士成為專業無障礙的士司機,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
項目旨在協助非華語學生提升廣東話語文能力,讓他們可以應付日常生活及職場需要。
項目為長者及殘疾人士開發一系列與復康運動和電動輪椅練習相關的虛擬實境應用程式,並利用這些應用程式為中小學生舉辦體驗活動,藉以推廣共融。
項目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青少年提供魔術培訓及表演機會,藉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提高就業能力。
項目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舉辦運動治療課程和推出獎勵計劃,並培訓專門教導SEN學生的運動教練。
項目利用流動書車,並聘用年輕長者擔任司機,舉辦外展活動,向基層家庭兒童推廣閱讀文化。
項目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為不同種族學生和華裔學生舉辦戶外考察,配合工作坊及分享會,藉此推動跨文化理解和融合。
項目提供一站式方案,幫助基層人士為圓滿的臨終之旅做好準備。
項目透過應用程式和線下活動,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建立正向品格和提升社交及人際溝通技巧,從而推動社會共融。
項目冀透過為學生和家長舉辦故事繪本工作坊,培養兒童的品格,從而減少校園欺凌並建立和諧校園。
項目旨在為來自低收入家庭並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提供資助上門補習服務、培訓大學生及畢業生成為特殊教育導師,以及提高 SEN 兒童父母的育兒和教學技巧。
項目旨在透過真人圖書館、工作坊和展覽等活動,培養兒童、青少年和公眾對拾荒者的理解和同理心。
項目透過提供培訓和以社區為本的性教育計劃,以及接觸性小眾青少年、家長和公眾,應對性小眾的社會孤立問題。
項目提供為性小眾青少年和他們的家長量身訂造的網上性教育課程,藉以加強性小眾的社會共融。
項目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青年提供茶道培訓及就業機會,以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並提高公眾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從而促進社會共融。
項目利用智能手錶偵察器和流動應用程式,提供健康監測方案,為殘疾人士和經濟能力有限的長者進行活動水平和疾病風險評估。
項目提供餐飲業培訓及工作機會予有特殊教育需要人士,藉此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並破除公眾對他們的誤解。
項目為來自低收入家庭而未獲「精英體育資助制度」支援的運動員提供培訓,協助他們取得專業教練資格和就業機會。
項目培訓弱勢青年成為滾軸溜冰教練,並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亦會提供滾軸溜冰訓練予弱勢或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以增強他們的社交聯繫。
項目提供有關營運網店的學徒計劃,幫助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弱勢青年發展創業技能和邁向自力更生。
項目運用加入聲音內容的中文繪本,推出閱讀計劃,幫助學習中文作為附加語言的小學生提升閱讀中文的興趣和信心。
項目為戶外活動籌辦機構提供無障礙評估和特製輪椅租用服務,以方便殘疾人士參與戶外活動,從而促進社會共融。
項目採訪基層家庭並製作烹飪紀錄片講述受訪家庭的獨特故事,藉以推動跨代溝通和家庭融和。
項目透過藝術治療工作坊、紀錄片拍攝和共同創作「情緒地圖」,讓低收入家庭青年提升溝通技巧和家庭關係,從而改善心理健康。
項目為中學生和長者提供有關生命故事分享、設計思維和共學共創的工作坊,藉以促進跨代理解和共融。
項目旨在透過提供動物輔助介入社交技能治療,提高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語言和社交溝通技巧。
項目為公屋/綜援退休長者提供香草種植及線香製作培訓,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從而改善長者社會孤立問題。
項目向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提供3D打印工作坊,以提升他們的創造力、自信心及解決問題的技能。
項目為精神復元人士提供銷售培訓和實習機會,以提升他們的自信及工作能力,從而推動社會共融。
項目為年輕的低收入單親母親提供數碼營銷訓練及工作機會,幫助她們提高自尊和改善經濟狀況。
項目為精神復元人士和受情緒病困擾的低學歷青年提供人生規劃服務、職業訓練及就業機會。
項目在社區推廣生死教育,並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可負擔的殯葬服務,以及透過提供培訓和實習,幫助青年和退休人士在殯葬行業發展事業。
項目提供培訓,讓本地基層婦女和不同種族婦女共同研發和創造跨文化糕點,藉此促進社會共融。
項目旨在透過智能眼鏡、流動應用程式和支援服務,為視障人士提供實時視覺幫助,讓他們的生活更便利。
項目推廣安心三寶文件的使用,並為基層長者提供免費服務和支援,幫助他們預早訂立醫療指示及身後安排。
項目為精神復元人士及關注精神健康的青年提供培訓,由他們擔任Moodie.Foodie項目大使,透過在社交媒體的分享,消除公衆對精神病的成見。
項目旨在為弱勢人士提供有關訂立遺囑的免費支援服務,以及推廣透過遺產捐贈讓社區受惠並創造長遠的社會效益。
項目培訓復康器材維修助理,並提供支援,藉以在社區推出復康器材維護和小型維修服務。
項目為弱勢青年提供有關開設和營運社交媒體專頁的培訓,冀能增加他們在職場上受聘的機會。
項目運用創新教學法及電子學習平台,並為教師提供培訓,幫助非華語初小學生學習中文;此外,亦會為家長提供支援。
項目為不同種族青少年提供培訓和實習機會,協助他們成為電子競技教練,並讓他們在電子競技活動中與本地學校的兒童互動,從而促進社會共融。
項目為低收入年輕媽媽提供互動劇場表演的培訓和工作機會,藉此加強她們的信心以及溝通和表達技巧。
項目提供兩日一夜本地遊讓低收入青年探索社區並與社區建立聯繫;此外,亦會培訓對青年工作有熱誠的低收入青年成為工作人員帶領活動。
項目設計一款以多元宗教文化為主題的實境解謎遊戲套裝,幫助不同種族人士互相交流和建立關係,並讓公眾了解多元宗教文化。
項目會建立活動 / 資訊平台並舉辦培訓及講座,以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家長和照顧者紓緩壓力和提升照顧能力。
項目推出生死教育計劃,向青年提供生死教育活動和導師訓練,藉此為青年帶來正面改變。
項目為年輕單親媽媽提供有關廚餘升級再造的培訓和工作機會,既可幫助她們改善經濟狀況,同時亦推廣可持續生活模式。
項目與日間護理中心和老人院合作,協助識別中風和跌倒風險高的長者,並將他們轉介予醫療專業人員跟進。
項目培訓教師並為學校提供支援,幫助他們因應來自低收入家庭的才華未展學生的需要,設計和推行校本增潤課程。項目亦會為學生的家長提供支援。
項目旨在透過提供語文支援和舉辦多元文化活動來提高非華裔小學生的中文能力和文化智商,並讓大學生和弱勢非華裔青年參與推展計劃。
項目訓練基層家庭家長成為靜觀減壓工作坊導師,並在學校舉行工作坊和相關活動,藉此推廣心理健康。
項目為弱勢青年提供有關微電影製作的培訓,讓他們可以獲取津貼和為投身創意產業建立履歷。
項目提供心理健康檢查計劃及價格相宜的治療,藉此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心理健康。
項目為不同種族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青年提供有關烘焙的培訓和實習機會,藉此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
項目提供以實證為基礎的介入治療,包括與機械人進行戲劇角色扮演和以傳統中醫為基礎的小兒推拿,冀能惠及自閉症兒童和青少年。
項目為基層婦女和青年提供有關單車行業營運的培訓及工作機會。
項目為基層青少年提供影片製作及網上直播訓練,及為聾啞人士提供特別為他們設計的KOL(意見領袖)培訓,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及自信心。
項目透過舉辦工作坊,運用「戲劇教學法」幫助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及青少年增強學習中文的信心和興趣,提高他們的中文語文能力。
項目將長者和兒童聯繫起來,並為他們舉辦跨代學習活動,以幫助雙方提升意義感和自尊心。
項目提供瑜伽和表達藝術治療,促進殘障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和青年多方面的發展。
項目為不同種族青年提供與體育相關的媒體工作培訓和實習機會,以應對他們就業機會有限的問題。
項目旨在建立電子眾籌平台,籌募款項為低收入癌症患者提供支援。
項目為受情緒病困擾的低學歷青年提供蠟燭製作培訓及相關工作機會,幫助他們提升技能和自信心,並增加收入。
項目旨在協助社會企業開發網上課程、互動工作坊,以及相關互動數碼教材,期望有助學生提升對貧窮及社會孤立問題的認知及關注。
項目招募更生人士,提供培訓,協助他們取得操作遊樂船隻的專業資格和創業。
項目與青年和殘疾人士共同製作關於社會共融的影片, 讓他們從中掌握劇本創作、影片拍攝、製作和網上平台管理的技能。
項目舉辦空手道課堂,並邀請行為治療師協助,旨在改善自閉症兒童的行為、社交能力和體能。
項目回應聾人家庭的需求,為聾人家長提供度身設計、與育兒相關的培訓工作坊和輔導服務。
項目提供有關數碼營銷的在職培訓,旨在幫助弱勢青年取得相關範疇的各項技能並累積工作經驗。
項目透過學習小組提供培訓及實習機會,旨在為不同背景的青年建立朋輩支援網絡和推動社會共融。
項目透過與食物製造廠合作,擴大現有共同煮食空間的規模,並加強對「家廚」的培訓和支援,協助基層婦女創業。
項目推出森林學校課程,透過不同主題的工作坊,提升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項目推出導師訓練計劃,培育不同種族人士的軟性和硬性技能,並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擔任工作坊導師或助理。
項目提供一套簡單易用、快速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認知障礙症預檢工具,冀能惠及長者及長者中心。
項目旨在通過為有特殊背景青年提供越野跑訓練,鼓勵他們建立正向思維。
項目研發一套疾病管理系統,用以早期診斷膝蓋骨關節炎及支援患者自我管理治療進度,旨在降低醫療成本,改善治療效果,和建立基層和第二層醫療護理之間相輔相成的作用。
項目利用一套醫學影像檢查的原型設備,為弱勢人士免費提供有關肝和肺疾病的醫學掃描和評估。
項目為不同種族青年提供關於幼稚園幼兒教學助理的培訓及實習機會,既紓緩這些青年的就業困難,亦配合非華語兒童的需要。
項目為更生人士和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年輕人 提供培訓,令他們可以成為攀石教練,提升就業機會。
項目舉辦「遺物轉化」工作坊,藉此推廣生死教育,並提供工作機會予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婦女。
項目招募和培訓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專學生或畢業生成為導師,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及來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小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補習課,提供學術支援和技能培訓。
項目推出一項全新開發和可負擔的家用機械設備,讓中風病人能更輕鬆和更頻密地在家中進行復康訓練。
項目協助殘疾人士成為導師,為弱勢社群提供藝術及工藝課程,一方面增加導師收入,另一方面提高弱勢社群的學習機會。
項目研發一個偵測跌倒的裝置,當偵測到長者跌倒,便會向其照顧者發送提示訊息,從而可加強對長者的保護。
項目開發一套拼圖遊戲,促進認知障礙症患者與他人互動和溝通,從而幫助他們延緩認知功能退化。
項目旨在透過舉辦動物輔助活動,協助青少年提升自我形象及與別人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
項目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兒童舉辦欖球興趣班,藉此促進他們的整體發展,亦會建立平台為家長提供支援。
本項目為中學生或在職基層青年提供培訓、指導及支援服務,幫助他們提升能力以發展文化創意事業。
項目為青年提供有關內容創作的培訓,旨在讓他們獲得所需知識和技巧,幫助他們朝內容創作者的方向發展事業。
項目透過為本地穆斯林青年提供工作機會、舉行文化交流工作坊,並在學校舉辦講座等,為推動共融出力。
項目為弱勢母親提供將廚餘升級再造成環保首飾的培訓及工作機會,讓她們可以提升技能和改善財政狀況。
項目旨在透過培訓及體驗活動,協助有社交障礙傾向的青年提高自信,與他人建立良好的溝通和關係。
項目向弱勢社群例如非牟利機構的服務對象提供免費和及時的一站式法律支援服務,提高受助者和機構應對法律問題時的信心和能力。
項目利用泰拳幫助患有精神疾病的年輕人融入社會,並幫助弱勢青年在教練行業發展事業。
項目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其家長提供在家學習的網上中文教學資源及課程,以提高學童在家學習中文的成效及減輕家長的管教壓力。
項目以促進共融為目標,將透過舉辦網上體驗工作坊,一方面提升公眾對視障人士能力的認識,另一方面培育視障人士將來帶領工作坊,為他們創造工作機會。
項目舉辦真人圖書館,藉此提升青年對情緒問題的關注,並消除社會大眾對情緒病的誤解及負面標籤。
項目為失業婦女提供培訓及其他支援服務,協助她們重返職場、改善生活及提高自我形象。
項目為弱勢青年提供影片製作的培訓及實習機會,讓他們獲得在相關行業發展事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經驗。
項目推出由輪椅使用者設計的智能輪椅燈,一方面令使用者出行更安全、更便捷,另一方面為設計者帶來產品設計的相關工作機會和經驗。
項目推出無障礙服裝網店,推廣視障人士自主穿搭的權利,讓視障人士提升自信。
項目會設計一套卡牌遊戲及舉辦體驗工作坊,讓患有自閉症的青年、他們的家長和監護人,以及僱主對自閉症患者的職業喜好、需要和能力加深認識,從而改善自閉症青年的就業情況。
項目招募擁有海外/多元文化背景的高等院校畢業生到學校擔任全職教師,藉此幫助基層學童提高英文水平及發展國際視野。
項目舉辦體驗活動工作坊,既提高公眾對殘疾人士的理解和同理心,亦為殘疾人士提供擔任工作坊主持的工作機會,從而推動共融。
項目提供簡約、莊嚴而可負擔的「醫院直接出殯」服務,讓低收入家庭可以減省殯儀服務的支出,減輕經濟負擔。
項目為低收入婦女提供培訓及其他支援,協助她們發揮潛能,憑製作及銷售食品開創事業以至建立自家品牌。
項目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年輕人、殘疾人士及不同種族人士提供培訓,讓他們取得媒體製作的技能和工作經驗,幫助他們在該行業開展事業。
本項目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挑選合適的玩具集合成玩具盒,透過為他們提供玩具盒,推廣以遊戲方式學習,並促進他們的童年早期發展。
本項目在網上學習平台提供可負擔或免費的課程,期望讓弱勢社群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從而促進社會共融。
項目為弱勢青少年提供與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 (STEM) 有關的職業培訓及工作機會,讓他們獲得充權並協助他們發展STEM教育事業。
項目通過由義工講述繪本故事和運用線上通訊幫助非華語兒童方便、有效地在家學習中文。
項目在現有機械人介入治療方案引入網上及上門授課模式,期望讓自閉症兒童在學校停課期間仍可繼續在家學習。
項目主旨為提高不同種族人士的衛生意識,透過招募及培訓不同種族婦女和青年在家中製作布口罩套,同時讓他們得以增加收入。
項目為獨居長者免費檢查及維修浴室喉管,並藉家訪傳遞防疫資訊,冀能協助長者減低在疫情下面對的衛生風險。
項目利用3D打印技術,以可負擔的價格生產手支架,令中風復康設備及治療更普及化,讓中風長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得以提升,照顧者的壓力可獲紓緩。
項目期望能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SEN)青年的就業機會,將開發培訓課程,讓SEN青年取得職場所需技能,並協助僱主有效領導SEN僱員工作。
項目舉辦體驗活動,利用虛擬實境模擬安老院舍生活,讓參加者加深了解長者於院舍的生活並建立同理心。項目亦期望鼓勵更多人投身護老業。
項目配對金齡人士及有特殊教育需要青少年結成夥伴服務長者,一方面促進跨代共融,另一方面讓參與的有特殊教育需要青少年從中學習新知識而金齡人士可以貢獻社會。
本項目開發及推廣的創新教學法將可幫助非華語學生和基層學生學習第二語言,從而提升弱勢學生的能力並加強社會共融。
項目旨在協助弱勢學生在媒體行業發展事業,將推出短片製作培訓課程,並安排優秀作品公開放映。
透過本項目,不同種族婦女可善用她們的知識和手藝,參與製香工作和協助工作坊進行,從而提升自我價值和加強社區參與。
項目結合線上線下STEM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習素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締造愉快的學習環境,照顧個別學生需要,幫助學生發展解難的能力。
樂土遊舉辦遊學團,讓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免費或以折扣價參加,給予這些學生享有參與課外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擴濶知識以及提升社交技巧。
項目團隊正開發一套非侵入式的糖尿病篩查和監察測試方法,以代替現時普遍使用的侵入式血液測試方法,讓患者可接受更好的醫療服務。
有見於現時提供予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支援服務不足,本項目推出特別為這些兒童及其家長而設的自助技巧培訓計劃。
項目透過向不同種族的青年推廣卡巴迪運動促進社會共融和推動跨文化交流。
項目透過泰拳接觸青少年並提供個人成長課程,旨在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幫助他們確立人生方向,以及給予他們工作機會。
項目推出一系列活動,包括工作坊、顧問支援服務、講座及展覽等,培訓基層青年並讓他們可以發揮藝術及文化天賦。
繼原型項目於2016年獲社創基金資助推行並取得成果,項目發展至初創階段,透過舉辦展覽、提供顧問服務和工作坊等,為促進視障人士融入社會締造更大效益。
項目旨在推動長者積極生活,透過舉辦合唱團,為年輕長者提供學習及社交機會,並安排長者與年青人之間的跨代交流。
項目為學生舉辦以校園欺凌為主題的互動體驗工作坊,藉此加強學生對問題的關注,防止他們成為欺凌者或旁觀者。
項目旨在開發一套輕便及低成本的外骨骼機械系統,讓機械輔助中風復康治療可以在社區層面被廣泛應用,惠及更多中風病人。
項目針對長者穿衣困難的問題,提供配合個人所需的康健服裝,改善長者的日常生活,鼓勵他們投入社交生活。
項目招募並培訓無家長者成為戶外活動口述影像導賞員為視障長者提供導賞服務,促進無家長者和視障長者融入社會。
項目運用「以人為本」和「共融」的設計理念開發和製造產品,讓視障人士可以享有更方便和無障礙的日常生活。
項目聘用失業和就業不足人士製作具創意和環保意念的工藝品,幫助他們自食其力。
項目為少女媽媽提供縫紉培訓和工作機會,發掘她們的天賦,讓她們建立自信心和自我價值。
「小蜜蜂」正開展兩項計劃,分別以基層家庭居住環境及不同種族人士處境為主題,培育兒童及青少年的創意和其他能力,並提升社會對相關問題的關注。
項目利用新技術推出中風風險檢查服務,低收入家庭可獲免費服務,而弱勢社群將得到工作機會。
項目研發抑制神經退化症手震症狀的多功能穩定手套,改善柏金遜症患者的生活質素,助其重拾日常活動能力,提升自信。
本項目為基層家庭自閉症青年提供人生和職業規劃課程,提升他們的自主能力和就業機會,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本項目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家長提供職業訓練和就業機會,幫助這些家庭融入社會。
「大銀力量」推動各方合作,包括長者、照顧者、非政府組織、企業、不同專業以及傳媒,在社區推行各種活動,目的是營造一個有助於年齡友善社會發展的環境。
本項目的宗旨是促進聾/弱聽兒童的社會共融,透過提供早期手語雙語 (手語及口語) 培訓服務和學習套件,改善他們的溝通能力。
本項目將嘗試以新方法扶貧,擔當社會地產中介服務的角色,協助減輕板間房住戶的經濟負擔和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
本項目以推動社會共融為目標,特別為殘疾人士提供平台,讓他們發揮所長,從而建立自信和自我價值。
以促進社會共融為目的,Easiread開發出線上字體及排版程式,提高閱讀困難患者的閱讀流暢度,讓他們得以更舒適地透過閱讀汲取資訊。
以促進視障人士的社會共融為目標,電子輔助儀器Eye-Runner讓視障人士亦可如常參與跑步運動,享受健康生活。
「愛足球」的目標是幫助自閉症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本項目透過足球課程進行運動療法,提升自閉症兒童的人際溝通能力和自信心,並讓家長對子女的潛能加深認識。
本項目將從兩方面推動社會共融:透過一系列3D教育兼娛樂動畫提高大眾的關注,並提供動畫製作課程予聽障人士以提升他們的工作技能和就業機會。
以促進社會共融為目標,本項目協助南亞婦女透過就業達至在經濟上自食其力。
以促進社會共融為目標,本項目協助精神病康復者和更生人士考取技師資格和重投人力市場,讓他們融入社會。
本項目旨在推動社會共融,協助不同種族青年提升能力和融入社區,並從地區層面,促進社區內不同族裔之間的溝通和認識。
透過科技協助,視障人士亦可接收影像資訊,他們的就業機會因此而得以提升,從而有助達至社會共融。
針對長期病患長者的需要,MedPOT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他們準時、準確地服用藥物。
本項目利用流動應用程式提供港鐵站內的無障礙設施資訊,方便有身體障礙的乘客使用鐵路服務,協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本項目提供低成本、多用途的外骨骼裝置協助行動不便的長者、傷健人士及柏金遜症患提高自顧能力和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
本項目讓社工及臨床心理學家利用特別設計的故事書作為工具,及早識別受家庭問題困擾的兒童並適時提供支援。
本項目將最新的AR科技運用於協助有心理障礙的兒童康復,讓兒童在接受護理時亦樂在其中。
本項目讓殘疾人士發揮所長,參與產品製造,從而促進社會共融。
藉提供適當的培訓和指引,本項目開發不同種族人士的潛力並讓他們得以在客戶中心行業發揮更大價值,從而促進社會共融。
本項目為視障人士提供專業訓練,培育他們成為導師,為不同機構和企業提供服務,從中驗證促進社會共融的新方法。
Twopresents將會擴大其網上公益籌款平台的接觸範圍,推動更多公眾參與,並推廣「分享就是關懷」的理念。
良師香港希望培育成員成為關懷社會的明日領袖。本項計劃招募具熱誠和領導才能的大學生,參加為期一年的教學及領袖培訓項目,全職到本港較多基層學生的夥伴學校服務。
本項目透過重新設計助行器,消除痙攣型雙邊麻痺或腦麻痺的兒童及青少年行動上的不便,促進他們的社交發展。
以促進社會共融為目標,項目將為非華語學生開設中文增潤班,支援這些學童學習中文。
本項目讓青年參與業務運作,從而提升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並透過舉辦社區活動,提高長者的社會參與。
項目團隊以推動社會共融為目標,期望透過加強社會各界對長者的處境的認識和關注,推動關愛文化並動員社區資源關懷長者的需要並預防他們被社會孤立。
本項目透過製作手語影片,豐富聽障人士生活資訊,以及提供培訓課程和實習平台,讓有志投身媒體創意產業的聽障人士得到培訓及實習機會,最終提升社會共融。
本項目旨在培育未來創變者,提升學童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引發熱誠,激發創意。
本項目將會開發一個網上平台,透過「共享經濟」模式回應長者及殘疾人士對復康用品的需求,並為環保作出貢獻。
本項目利用資訊科技平台令護送及外出服務的安排更為稱心方便,由弱勢社群提供的陪診服務得以提升。
本項目將推出羅列各項社會福利資訊的流動應用程式,以及在申請過程中為使用者提供支援,以幫助有需要人士獲得適切的政府福利援助。
「良由集貨」開設直銷攤位,以低於市價為基層家庭提供日用品,並聘請基層婦女負責攤位營運,望能紓緩貧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