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動向
基金動向
目錄:
社創基金開展「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
社創基金推出「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為長者提供定時定點的數碼培訓和技術支援,幫助他們融入數碼時代,享受數碼科技帶來的好處。基金於12月13日假樂富廣場舉行「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啓動禮,標誌計劃正式展開。當日主禮嘉賓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以及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柯家洋;藝人馮素波(波姐)亦應邀出席,與一眾長者分享使用數碼科技的心得。活動亦同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特別邀請75名長者義工出席,共同分享這份喜悅。
同日亦舉行了「星級IT老友記嘉許計劃」頒獎禮,表揚13位身體力行利用數碼科技提升生活質素的「星級IT老友記」。此外,基金於12月13及14日一連兩日在會場舉行同樂日,設置遊戲和展覽攤位,為市民介紹政府的長者數碼共融計劃。
欲了解「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的更多資料,請瀏覽此網頁。
專責小組主席
接受香港電台節目訪問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李正儀博士接受香港電台普通話台節目《新紫荊廣場》訪問,於【香港有情天】環節以「社創扶貧有建樹」為主題,與節目主持楊子矜及扶貧委員會委員余秀珠大談社創基金十年來的工作成果、未來動向及展望。
李博士在訪問中分享了基金如何透過資助不同項目如「FOOD-CO」、「樂齡科技平台」、「CharityToday」及其他社會創新項目創造社會效益。她總結時亦提到基金將加強配合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與各界攜手推動社會創新,聚焦解決社會上最關注的貧窮議題及弱勢社群的需要。
該訪問於1月18日播出,大家可在香港電台普通話台網頁重溫。
專責小組主席出席資助項目
「SmartConnect」
數碼同行計劃成果分享會
社創基金於2021年撥款資助四個以推動跨代數碼共融為主題的創新項目,包括由香港聖公會褔利協會推展的「SmartConnect」數碼同行計劃。該會於2023年12月12日舉行「SmartConnect」數碼同行計劃成果分享會,為項目作總結。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李正儀博士在會上致辭時指出,「SmartConnect」數碼同行從多方面幫助長者善用數碼科技,社創基金樂見長者和青年緊密溝通,雙方都獲益良多。
「SmartConnect」數碼同行獲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參與研究,分析計劃成效及服務發展方向。數據指出,計劃顯著提升了長者使用數碼科技的信心,而透過長青合作,計劃有效地打破雙方對彼此的固有印象,大大促進代際溝通和共融。
大會又安排參與計劃的長者及青年於會上分享經驗和心得,他們均表示計劃有助加強兩代溝通和互相了解。
有關「SmartConnect」數碼同行計劃的更多資料,請瀏覽此網頁。
「社創嘉年華」展示
社創基金十年工作成果
社創基金成立十周年重點宣傳活動「社創嘉年華」已於2023年11月24日至26日於中環街市舉行。「嘉年華」以「創新創效助扶貧」為主題,設置近20個攤位,展出多項應對社會需要的創新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此外,亦透過工作坊,讓公眾親身體驗社會創新如何幫助有需要人士。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於11月25日出席「社創嘉年華」並主持「社創基金十周年慶典」時表示,社創基金的工作成果有目共睹,包括已支持超過500個社創項目,照顧不同基層社群的需要,並加強本港扶貧工作。當日其他主禮嘉賓包括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李正儀博士、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以及效率專員兼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秘書長蘇貝茜。
另一項宣傳活動社創巡迴展亦已於11月24日至30日於中環街市二樓舉行,重點介紹協創機構創新計劃、旗艦項目和多個主要項目,並展出數個創新項目的產品的實物或模型。
專責小組主席接受訪問
電台節目為基金十周年慶祝活動揭開序幕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李正儀博士與一眾社創先鋒接受商業電台雷霆881節目【人民大道中】訪問,一連四集,以【十年社創幾番新】為主題,大談社創心路歷程及展望。
李博士為首集嘉賓,她在訪問中細說香港過去十年社創生態系統的改變,並分享社創基金的未來動向和展望,以及預告社創基金將推出一連串十周年慶祝活動,邀請市民參與。
其餘三集受訪嘉賓包括「流動五感大茶樓」創辦人文慧妍、「老正工作室」創辦人張艾渟、旗艦項目「FOOD-CO 」代表吳雯賢、「腦有記」創辦人許天浩、「復康機械手」聯合創辦人張晧程及「網上與居家機哥伴小星」創辦人蘇詠芝教授。他們從創新方法、跨界別合作及善用科技三大方向總結社創基金資助項目如何做到「精準扶貧 讓夢成真」。
【十年社創幾番新】於7月24日開始,一連四個星期一晚,於商業電台雷霆881節目【人民大道中】內播出。商業電台雷霆881網頁亦提供節目重溫。
關於社創基金十周年慶祝活動,敬請留意網頁適時公布。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出席CharityToday成果發布會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李正儀博士聯同副主席繆志仁及秘書處代表出席資助項目CharityToday的首階段成果發布會。CharityToday是由聖雅各福群會推出的一個嶄新的援助搜尋及申請平台,將資訊科技用於社會服務,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讓有需要人士搜尋及申請合適支援,為使用者提供更便利和多元化的選擇,同時亦關顧受惠者的尊嚴。
李正儀博士在會上表示:「CharityToday為香港開創了全新的慈善援助模式,期望將來有更多樂善好施的企業利用這個平台推展他們的慈善項目,以及更多儲值支付工具參與,充分發揮科技的優點,令有需要人士享受更方便的服務,獲得更適切的援助。」
有關項目CharityToday詳情,請按此瀏覽。
委聘第三批協創機構
社創基金已成功委聘四間機構為第三批協創機構,推展新一輪創新計劃,為更多社會創業家提供支援,並推動社創生態系統持續發展。四間獲委聘的協創機構為豐盛社企學會有限公司(豐盛)、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MakerBay Foundation Limited(MakerBay)及香港樂施會(樂施會)。
MakerBay與樂施會均是首次獲委聘成為協創機構,將分別推展全新的創新計劃「創效實現室」和「無窮實現室」。豐盛及社聯則繼續與社創基金合作,優化其現有的創新計劃「創新園」和「創匯點」,以締造更深遠的社會效益。預期四間協創機構於三年的委聘期內將資助及培育超過240個創新項目。
新一輪創新計劃預計於今年第二季陸續展開,請按此閱覽各計劃詳情。
政府委任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參觀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及秘書處於2022年12月7日參觀了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藉此了解地區康健中心的運作及利用科技為不同年齡層用戶提供的服務。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由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營運,為區內人士提供健康推廣、疾病預防、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支援服務。
是次參觀讓專責小組成員了解地區服務的最新發展和需要,有助基金推動創新意念、產品及服務以有效應對社會需要。
社創基金參與社企民間高峰會 展示青年社會創業家成績
社創基金多年來一直參與社創界盛事社企民間高峰會。第15屆社企民間高峰會的國際研討會於2022年11月24至27日舉行,社創基金一如過去多屆,於會場舉辦社創展覽,展示基金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今年,大會將國際研討會的第三日定為「社創青年峰會」。社創基金亦配合主題,於當日舉辦「青年社創展」,介紹32個由青年社會創業家創辦的資助項目。這次展覽,除了令公眾對項目創辦人的創新意念和抱負加深了解,亦讓青年社會創業家可以互相交流和與其他機構探索合作機會,而且有助啟發更多年輕人加入社創的行列,推動社創生態系統進一步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為FOOD-CO合作伙伴嘉許禮主禮
社創基金食物援助旗艦項目FOOD-CO於2017年推出,利用科技和透過跨界別合作,大大提升本港整體食物援助服務效率,又在社區舉辦各類活動,推廣「惜食・共享」文化。FOOD-CO至今已促成超過一萬宗食物捐贈交易,食物總重量逾1 500 公噸。
為表揚及嘉許合作伙伴的貢獻,負責推動項目的協創機構聖雅各福群會於2022年11月21日舉辦了「合作伙伴嘉許禮2022」。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出席了嘉許禮並擔任主禮嘉賓。他在致辭中表示很高興看到眾多食物捐贈機構和FOOD-CO合作伙伴的代表聚首一堂,一同分享FOOD-CO成功的喜悅,並期望社創基金繼續發揮推動社會創新的角色,透過促進跨界別合作、靈活的資助模式,推動各界善用科技,創造社會價值 (按此閱覽致辭全文)。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副主席繆志仁在致辭中表示社創基金很高興看到FOOD-CO運作五年以來,有效提升了本港食物援助服務的整體效益,無論是服務點、供應餐數、受惠人數各方面都有持續增長。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參觀樂齡科技博覽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於2022年11月3日參觀了樂齡科技博覽 ,藉此了解樂齡科技的最新發展,並與業界交流。今年博覽共有180多個參展單位展出逾700款來自本港和世界各地的樂齡科技產品及應用方案,並設有五大特色主題館,其中之一為「智慧城市 智慧服務」,社創基金撥款資助項目「樂齡科技平台」亦有參與,在該主題館向公眾介紹平台的工作和成績。
「樂齡科技平台」是社創基金第二個旗艦項目,於2021年推出,旨在通過推動參與、建立跨界別伙伴關係及促進合作,連結供求兩方面持份者,增強協同效應,促進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
社創基金就設計及推展創新計劃招募新一批協創機構
社創基金透過委聘協創機構成為策略夥伴,設計及推行切合社創界別需要的資助及培育計劃。就此,基金分別於2015年及2020年委聘了兩批協創機構,負責設計及推行「創新計劃」項目。
社創基金於2020年委聘協創機構的服務即將完結,並正計劃於2022年下半年委聘第三批協創機構,以延續社會創新界的發展動力,促進生態系統進一步提升及發展。
基金現誠邀有興趣的機構或團體提交建議書,申請成為協創機構,負責設計及推展「創新計劃」項目,以支持創新者以及不同種類和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新項目。歡迎所有在本港成立,並與社創基金宗旨相同的機構或團體提交建議書。
提交建議書的截止時間為 2022年8月4日(星期四)下午6時正。
就招募新一批協創機構
徵詢意見
社創基金透過委聘協創機構成為策略夥伴,設計及推行適切社創界別需要的資助及培育計劃。就此,基金於2015年及2020年委聘了兩批共四家協創機構,負責設計及推行「創新計劃」項目。有見第二批協創機構的服務即將完結,基金正計劃委聘新一批協創機構,進一步推展基金的工作。
社創基金將於2022年四月中舉辦兩場持份者線上討論會,以收集社創界對委聘的相關工作的意見,當中包括 –
甲、現時社會創新環境的不足及機遇;
乙、社創基金如何通過委聘新一批協創機構填補不足及把握機遇;及
丙、適切的委聘條款以招募最合適的協創機構。
有意出席的人士或團體可選擇以下其中一場線上討論會與我們分享看法及意見 –
討論會1 - 4月20日下午3-5時
討論會2 - 4月22日下午3-5時
請通過以下連結報名 -
https://www.idea.gov.hk/sie/stakeholder-engagement-session-2022
確認電郵及會議連結將於稍後時間送往登記電郵地址。
未能出席上述討論會人士亦可將意見於4月22日或以前電郵至siefund@effo.gov.hk。
FOOD-CO合作伙伴嘉許禮
社創基金食物援助旗艦項目FOOD-CO自2017年推出以來取得卓越成績,包括促成了超過 8 600 宗食物捐贈交易,食物總重量逾 1 300 公噸,當中有賴協創機構聖雅各福群會的努力,以及其合作伙伴的支持。2021年12月17日,聖雅各福群會舉辦了FOOD-CO合作伙伴嘉許禮2019-2021,藉此表揚及嘉許合作伙伴的貢獻。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李正儀博士出席嘉許禮擔任主禮嘉賓,她讚賞FOOD-CO透過運用科技和嶄新的營運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並感謝聖雅各福群會致力推動FOOD-CO發展及各個合作伙伴支持,令項目得以提升及加入新功能,例如增設食物運送及暫存服務的自動化物流系統、設立一站式義工招募及培訓平台,以及利用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bot)令捐贈食物的程序更方便等。她期望FOOD-CO的成功能激發更多社福機構善用科技來提升服務的效率和效益。
為期三日的FOOD-CO綠色聖誕嘉年華亦於嘉許禮當日正式展開,透過藝術展覽、市集及攤位遊戲,讓公眾加深對惜食共享的了解。
樂齡科技平台啟動禮
社創基金的第二個旗艦項目,「樂齡科技平台」於2021年1月開展,項目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牽頭並夥拍另外九間機構組成的合作聯盟擔任協創機構,負責設計、建立及營運一個可容納各方參與的一站式樂齡科技平台,推動樂齡科技的發展及應用,以應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和把握當中的機會。項目自開展以來進展良好,最新成績包括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
社聯於2021年12月1日為「樂齡科技平台」舉行了啟動禮,並公布新一份研究報告《樂齡科技 構築齡活社區》的結果。這次研究審視自2017年《樂齡科技概況研究》以來本港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狀況,除了觀察到不足之處有所改善,亦針對多個範疇提出建議。多個用家代表亦有出席分享經驗,講述如何透過平台獲益。
啟動禮後舉行了「樂齡科技平台」年度高峰會,參加者就著「長者及照顧者友善的智慧城市」的主題討論交流。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參觀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
面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社創基金於2021年1月開展了第二個旗艦項目「樂齡科技平台」以推動香港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項目推展的同時,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專責小組)亦會關注業界的最新動態。
專責小組於2021年11月4日參觀了由香港特區政府聯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舉辦的第五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160多個參展單位展出超過600項樂齡科技產品和方案,當中包括11間獲社創基金資助的公司和機構。專責小組成員不但了解到樂齡科技的最新趨勢和發展,亦與參展商交流,以了解業界和不同持份者的需要,為基金進一步推動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發展的工作作好準備。
創新項目推動跨代數碼共融
社創基金撥款資助四個以推動跨代數碼共融為主題的創新項目,鼓勵青年以義務或受僱形式,善用其數碼知識協助加強長者對數碼科技的認識及應用,同時促進跨代共融及加強社會凝聚力。
獲資助推展創新項目的四家機構分別為路德會富欣花園長者中心、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就業網絡、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以及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四個項目均於2021年10月開展,資助期由一年半至兩年半不等,預計合共惠及逾 3 700名長者和近450名青年。社創基金期望這些項目除了有效應對疫情下的社會需要外,亦能持續推動跨代數碼共融,締造長遠的社會效益。
有關項目的詳情,請參閱相關新聞公報,或到此了解項目內容。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接連獲獎
由社創基金聯同香港公益金撥款資助、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推展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在「2020 和富亞洲傑出家庭工作計劃」(「和富3A計劃2020」) 獲頒金獎及最佳伙伴協作獎兩個獎項。「和富3A計劃」由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Consortium of Institutes on Family in the Asian Region (CIFA) )主辦。CIFA 是一個亞洲地區組織,提供跨專業協作平台,最終目標為強化區內家庭功能,促進家庭健康,並於人際互動關係科學的知識方面,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而「和富3A計劃」旨在嘉許具創意的家庭工作手法或模式,俾能倡導、提升或改善亞洲家庭生活質素及功能。主辦機構指「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不僅解決有需要人士的過渡性住屋需要,更著眼於幫助受惠者改善個人、家庭,以及社區生活。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亦榮獲由亞洲公益創投網絡(Asian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 (AVPN))舉辦的「The Constellations Awards」社會平等及共融組別獎(Social Equality and Inclusion)。獎項特別提及眾多合作夥伴參與「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除了社聯、香港公益金、社創基金外、還有業主、非政府組織、社會企業,以及政府等。 AVPN是以新加坡為本部的創效投資者網絡,致力推動亞洲地區的社會項目投資。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參觀
賽馬會「a家」
社創基金一直探索如何透過創新方法和加強跨界別合作,應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和把握當中的機會,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亦持續留意樂齡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情況。專責小組於2021年4月28日 參觀了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辦的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計劃下兩所位於沙田的服務中心。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中心由香港紅十字會及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合作營運,中心展示各種樂齡科技器材,並提供教育活動以及諮詢和器材租賃服務;樂齡科技清潔及保養服務中心則由聖雅各福群會營運,提供一站式服務,為租賃器材進行清潔消毒、安全檢查、保養維修及重新包裝。是次參觀讓專責小組委員可以進一步了解樂齡科技的應用,亦為基金推動本港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發展提供參考。
為了推動樂齡科技在本港的發展及應用,社創基金早前亦委聘協創機構,建立一個可容納各方參與的樂齡科技平台,以促進供求兩方面的不同持份者的交流與合作,並連結社會上從事推動樂齡科技發展工作的不同機構,務求集結各界力量,更全面地應對老齡化問題。項目已於2021年1月開展,為期三年,詳情可閱覽此網頁。
立法會通過
《2021年撥款條例草案》
社創基金獲批注資5億元
立法會於2021年4月28日通過《2021年撥款條例草案》,當中落實了2020年施政報告附篇表示在2021-22年度向社創基金注資5億元的安排。
有關注資讓社創基金可以進一步透過推動社會創新及培育社會創業精神,協助紓緩本港的貧窮及社會孤立問題,提升市民福祉,加強社會凝聚力,締造社會效益。除了繼續推展現有項目,例如建立樂齡科技平台和與協創機構合作支援社會創業家和創新項目,基金亦會繼續探索其他有助促成創新意念、產品及服務的方法,以回應社會需要和締造更大更深遠的社會效益。
委聘顧問進行
「第二期社創基金評估研究」
社創基金最近委聘了香港大學進行「第二期社創基金評估研究」(「第二期評估研究」),旨在評估基金各項工作在實踐基金目標方面的表現。「第二期評估研究」將接續第一期評估研究涵蓋的研究期,進一步以追蹤形式審視基金於2020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間的整體工作表現,以及協創機構和由基金資助或支持的項目締造的效益。「第二期評估研究」亦會從不同層面提出改善建議。
徵求能提升長者學習和使用數碼科技的能力和興趣並同時促進青年參與/就業的資助項目建議書
在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市民大眾更須透過使用數碼產品接收即時資訊並與社會保持緊密聯繫,而長者因普遍對數碼科技認知不足變得更孤立及無助。與此同時,疫情下不少青年面對失業或就業不足的問題,而他們一般對數碼科技較為熟悉。
社創基金現誠邀機構或團體提交資助項目建議書,以提升長者學習及使用數碼科技的能力和興趣,並同時促進青年參與/受聘其中,藉此讓青年發揮才華以回應長者在數碼生活方面的需要、鼓勵長者學習,同時促進跨代共融及加強社會的凝聚力。
項目須包含兩項元素:(1) 旨在提升長者學習和使用數碼科技的能力和興趣的介入措施;及(2) 讓青年參與/受聘支援或提供有關的介入措施。有興趣及合資格的機構或團體可於2021年5月31日下午6時正或之前向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提交建議書。詳情請參閱以下文件:
- 邀請文件連附件1「有關社創基金更多資料」(只有英文版)
- 附件2 「項目計劃內容範本」(只有英文版)
- 附件3 「財務預算範本」
如欲查詢,請致電2165 7389 (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2時30分及下午2時至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或電郵至siefund@effo.gov.hk。
建議注資「社創基金」
行政長官於2020年施政報告附篇表示「在2021–22年度,基金將獲注資5億元」。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在2021年1月11日舉行的會議上討論了注資社創基金的建議。有關注資建議的詳情,請參閱相關立法會文件。
政府當局就會議上通過的議案作出的回應以及就委員要求提供的補充資料之跟進文件分別於2021年1月22日及2021年1月26日發出。
委聘協創機構設計、開發及營運樂齡科技平台
社創基金已委聘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牽頭並夥拍另外九間機構組成的合作聯盟為協創機構,負責設計、建立及營運一個可容納各方參與的一站式樂齡科技平台,以促進香港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
樂齡科技平台為社創基金的第二個旗艦項目,於2021年1月1日開展,為期三年。樂齡科技平台將涵蓋(一)知識庫、(二)網絡建設和能力提升、(三)顧問服務、樂齡科技產品本地化和測試支援,以及(四)效益評估等四項基本功能,通過推動參與、建立跨界別伙伴關係及促進合作,連結供求兩方面的不同持份者,增強協同效應,從而推動樂齡科技的發展及應用,尤其在「新常態」下促進長者的福祉,並提升長者生活質素及獨立生活和自理能力,及為他們的家庭、照顧者、護理員和護理機構提供支援。
請按此閱覽詳情。
香港首個
「按效益付費」項目展開
社創基金致力成為催化者,推動「按效益付費」(又稱「社會效益債券」)此創新融資模式在香港的起步發展;為此,社創基金為近日開展的香港首個「按效益付費」項目擔任委聘人的角色。
該「按效益付費」項目「從起步開始 – 幼稚園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支援計劃」由樂施會於2020年9月推出。樂施會擴大其現有計劃的規模,旨在協助非華語幼稚園學生提高中文水平和學習動機,以及提升幼稚園老師教導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能力,從而為紓緩非華語學生的貧窮和社會孤立問題發揮長遠的作用。
此擴大規模「按效益付費」項目涵蓋課程增潤、優化教材和學習材料、學生支援、提升教師教導能力、家長支援、發展網上學習社群平台、舉辦研討會與工作坊等,以切合非華語學生、幼稚園、教師,以及家長的需要。
請按此閱覽項目詳情。
社創基金就「第二次
社創基金評估研究」
徵求研究顧問建議書
社創基金由2016年開始,委聘香港大學為基金進行評估研究(「第一次評估研究」),目的是評估社創基金下開展的的工作在達致基金目標方面的成效。隨著第一次評估研究涵蓋的研究期已於2020年6月底完結,基金決定再度委聘研究顧問進行「第二次社創基金評估研究」(「第二次評估研究」),進一步評估基金於2020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間工作的成效。
社創基金現誠邀有興趣的機構或團體提交建議書,申請成為社創基金第二次評估研究的研究顧問。社創基金已擬備邀請文件,詳列評估研究的範圍、申請資格和提交建議書所需注意事項、評審程序和挑選準則、主要委聘條款等,請按此下載。提交建議書的截止時間為2020年11月23日(星期一)下午6時正。
兩場內容相同有關是次徵求建議書的申請簡介會將於2020年9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時30分及9月11日(星期五)下午2時30分舉行,有意出席者可任擇其一,並按此登記。簡介會將以粵語進行,並附以英語詞彙。視乎疫情的最新情況,有關的簡介會或會安排於網上進行。
如欲查詢,請致電2165 7389 (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2時30分及下午2時至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或電郵至siefund@effo.gov.hk。
重要資料
第四屆專責小組7月1日上任
新一輪創新計劃項目陸續展開
社創基金早前成功委聘四間機構為第二批協創機構,包括豐盛社企學會有限公司、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及香港善導會。
新一批協創機構正陸續開展其創新計劃項目,冀能延續社會創新界的發展動力,促進社會創新生態系統進一步的提升及發展。這些創新計劃項目各具特色,並涵蓋創新項目的不同發展階段,培育及支援社會創新者發展多元和具社會效益的創新項目。詳情請參閱相關新聞公報,或按此了解新一批協創機構創新計劃項目的內容。
委任香港善導會成為協創機構
推展一項嶄新的創新計劃
社創基金最近委聘了香港善導會成為協創機構,負責設計及推展一項嶄新的創新計劃「社創社」。
憑藉過往十年在培育及支援弱勢社群產生創新點子、原型、初創企業和擴大規模各方面的經驗,香港善導會將於今年9月啟動為期約三年的創新計劃「社創社」,以促進社會創業家與弱勢人士之間的互動,並培育弱勢人士成為社會創業家,協助解決弱勢社群所遇到的困難。「社創社」將透過提供專業且全面的服務以協助社會創業家邁向成功。與此同時,「社創社」亦會透過建立專業基礎設施,以促進不同界別人士為社會創業家提供支援。香港善導會稍後會公布更多計劃詳情。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3590 5908 或電郵至sm_esse@sracp.org.hk 與推展計劃的團隊聯絡。
委任豐盛社企學會
成為協創機構
推展一項全新的創新計劃
社創基金最近委聘了豐盛社企學會(豐盛)成為協創機構,設計及推展一項名為「創新園」的全新創新計劃。
豐盛一直致力把社會創業概念融入本地的中學及專上教育,並為香港孕育年輕社會創業家。憑藉其相關的專業知識及經驗,豐盛將於今年6月推出為期三年的「創新園」計劃,旨在激發主要為15至25歲的青年人構思創新點子及具創意的方案,並將它們轉化為原型及初創項目,以應對香港的貧窮和社會孤立問題。計劃將透過系統化、同時好玩的社會創新和創業學習旅程與青年人同行,並提供適切的指導和支援讓青年人發揮潛能,以及與來自社會、商界、教育、政府等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建立連繫。豐盛將於今年5月公布計劃的詳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9385 5784 或電郵致if@fses.hk與推展計劃的團隊聯絡。
社創基金仍在處理委聘協創機構推展不同類型創新計劃的相關工作,稍後會公布其他協創機構的資料。
基金歡迎各界提出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創新方案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最新情況,社創基金歡迎各界提出能有效協助社會抗疫或能惠及受疫情直接影響的香港居民的創新方案。有關方案應盡早透過創新計劃 Impact Incubator提交,而無需等待2020年3月31日Impact Incubator的截止申請日期。
社創基金會優先處理那些能適時回應當前抗疫情況的申請項目,並加快相關的審批程序。
詳情請瀏覽 Impact Incubator 網頁。
再度委聘社聯成為協創機構
推展新一輪創新計劃
社創基金再度委聘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成為協創機構,負責設計及推行新一輪創新計劃 Impact Incubator。
社創基金於2015年首度委聘社聯成為協創機構推出 Impact Incubator 計劃,透過提供一個一站式平台,支援及孕育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新項目,並協助社會創業家與擁有相關知識、資源和網絡之社福機構、社企、基金會、商業機構及專業團體等建立連繫。Impact Incubator 計劃旨在幫助社會創業家實施其創新項目以解決香港貧窮和社會孤立問題,推動可持續社會效益。
隨著社聯的服務於2019年9月圓滿結束,社創基金近日再度委聘社聯為協創機構,由2020年2月起推行新一輪的創新計劃 Impact Incubator,為期三年。憑藉過去數年累積的專業知識及經驗,社聯會加強新一輪 Impact Incubator 計劃的內容,包括為社會創業家提供更適切的指導和支援,以及加強在社會效益評估方面的支援。新一輪的 Impact Incubator 計劃經已於本年2月開展,有興趣人士請參閱 Impact Incubator 網頁 以了解更多詳情。
社創基金現正處理委聘更多協創機構推展不同類型創新計劃的相關工作,稍後會公布其他協創機構的資料。
再度委聘理大成為協創機構
推展新一輪創新計劃
社創基金再度委聘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理大)成為協創機構,負責設計及推行新一輪創新計劃「好薈社」。
社創基金於2015年首度委聘理大成為協創機構。憑藉其於設計、科技和商業概念三個範疇擁有的專業知識和資源,理大推出了創新計劃「好薈社」,旨在啟發及協助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和校友構思創新點子及具創意的方案,並將它們轉化為原型項目,以解決社會問題及為弱勢社群紓困。
隨著理大的服務於2019年8月圓滿結束,社創基金近日再度委聘理大成為協創機構,由2019年12月起推行新一輪的創新計劃「好薈社」,為期三年半。憑藉過去數年累積的專業知識及經驗,理大會加強新一輪「好薈社」計劃的內容,包括提高獲資助項目的資助額,以及邀請不同界別及專業的專家成為導師,為獲資助的社會創新人士提供更有系統及適切的指導。新一輪的「好薈社」計劃將於2020年第一季開展,有興趣人士請參閱「好薈社」網頁www.goodseed.hk。
社創基金現正處理委聘更多協創機構推展不同類型創新計劃的相關工作,稍後會公布其他協創機構的資料。
社創基金推出第二個旗艦項目
招募樂齡科技平台協創機構
本港人口正急劇高齡化。樂齡科技有助提升長者福祉、生活質素,以及獨立生活和自理的能力,並為其家庭、照顧者、護理員和護理機構提供支援,因此被廣泛視為應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和把握當中機會的關鍵。
社創基金自2016年起已探索如何透過創新方法和加強跨界別合作以回應人口高齡化問題。有見於樂齡科技的潛力,社創基金決定委聘一間協創機構,負責設計、開發及營運一個容納各方參與的平台,以推動香港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該平台將透過推動參與、連結跨界別夥伴及促進合作,一方面連繫供應層面的不同持份者,另一方面連結供、求兩大層面。樂齡科技平台是基金推出的第二個旗艦項目。
社創基金誠邀有興趣的機構或團體提交建議書申請成為樂齡科技平台協創機構。提交建議書的截止時間為2019年7月23日(星期二)下午6時正。請按此了解詳情及下載相關文件,或到此參閱新聞公報。
現行「創新計劃」
最後一輪撥款申請即將截止
由2015年開始,社創基金透過由協創機構推展的「創新計劃」為創新項目提供資金及其他支援,而首批協創機構推展的「創新計劃」即將完結。當社聯Impact Incubator最後一期的創新項目撥款申請於2019年3月31日截止後,社創基金將暫停接受創新項目撥款的新申請,直至新一批協創機構推行的「創新計劃」正式推出為止。新一批協創機構的名單及「創新計劃」的詳情預期將於2019年第3季公布,任何團體或人士如有應對貧窮問題的創新良方,欲於2019年下半年向基金申請撥款推行創新項目,請密切留意相關公布。
另一方面,由社聯舉辦的「優化銀齡生活創新大賽」將於2019年4月至6月30日期間接受報名,優勝項目可獲社創基金撥款資助,歡迎以應對長者需要為主題的創新項目參加,詳情請留意Impact Incubator 網站。
專責小組會議審視工作進展
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曆新年剛過不久,專責小組亦隨即展開工作。第三屆專責小組於2月25日舉行第五次會議,在會上檢視了基金工作的最新進展及討論其他事項,務求令基金繼續發揮催化劑的作用,促進社會創新在香港的發展,締造社會效益。請繼續留意基金的最新消息。
社創基金就設計及推展
創新計劃徵求協創機構
服務建議書
社創基金由2015年開始委聘協創機構成為策略夥伴,推展「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項目,藉此吸引、啟發和培育社會創業精神,透過創新方案回應貧窮問題、防止社會孤立、提升市民福祉和加強社會凝聚力。首批協創機構的工作已取得可觀成績。有見及此,基金決定委聘新一批協創機構,進一步推展基金的工作。
基金現誠邀有興趣的機構或團體提交建議書,申請成為協創機構,負責設計及推展「創新計劃」項目,以培育及支援社會創新者及屬於不同類別和發展階段的創新項目。歡迎所有在本港成立,並與社創基金宗旨相同的機構或團體提交建議書。
提交建議書的截止時間為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下午6時正。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分享
暨嘉許典禮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2017年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至今已獲熱心人士及發展商提供逾400個單位,已經有超過200戶市民入住,作為撥款機構之一,社創基金樂見該計劃取得佳績。去年年初,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推出「好鄰舍」土瓜灣道項目,該項目提供61個單位,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至今最大項目,亦標誌該計劃一項重要發展。在1月6日舉行的「好鄰舍」共聚分享暨樓長嘉許典禮上,一眾「樓長」接受大會嘉許,以表揚他們對推動鄰舍關係的貢獻。大會主禮嘉賓運輸及房屋局陳帆局長亦稱讚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及「好鄰舍」項目,不但讓住戶共住、共享,更有助推動鄰里互助的精神。
第三屆專責小組舉行
第四次會議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繼續密鑼緊鼓工作,積極探討各種扶貧和防止社會孤立的新方法,冀能締造社會效益。第三屆專責小組在12月17日舉行第四次會議,委員們在會上檢視了各項有助促進跨界別合作和社創生態系統發展的工作計劃,並就相關事項熱烈討論、分享洞見。請繼續留意本網站,了解基金工作進展和新項目的消息。
美國學者論析社創實踐之道
社會創新著重創新意念,然而如何實踐以彰顯成效,往往是一大難題。社創基金贊助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豐盛社企學會與Stanford Center on Philanthropy and Civil Society (PACS)合作,舉辦「When Social Innovation Goes Wrong」 分享會,邀請來自PACS的兩位學者Johanna Mair教授及Christian Seelos博士,透過社會企業成敗案例,分析社會創新實踐之道。
兩位學者研究社會企業多年,通過案例分析社企通病,歸納出如何制定策略以提升營運成效的要訣,饒富啟發性。逾160人參加分享會,包括社會企業家、學者、社福機構管理人員、商界人士、研究機構代表、政府部門同事及專責小組成員等。分享會討論氣氛熱烈,參與者均期望透過集思廣益推動社創生態蓬勃發展。
專責小組參觀「社創設計室」
啟民創社策劃的「社創設計室」是其中一項獲社創基金資助的能力提升項目,其目的是促成年青設計師與長者、社福界以及不同機構攜手探討香港社會的老齡議題並發掘創新方案。日前,專責小組在主席李正儀博士帶領下參觀了「社創設計室」,了解多個由學生與長者跨代共創、運用設計思維解決社會老齡問題的項目。
其中「Fine Dying 死物習作」以新角度探討殯葬事宜,設計團隊向專責小組介紹由200多名設計學生及100多位長者共創的「死物習作」,當中包括早前獲兩項設計獎的紙摺撒灰器「信別」。
「Dementia Going 腦化城市」則由學生親身探訪腦退化症患者,並與他們共創出填色圖畫及展覽裝置,讓大眾親身體驗腦退化症患者的處境,從而加強同理心。
專責小組成員與設計團隊交流意見,並對其項目的人性化設計表示欣賞。歡迎瀏覽啟民創社網站,了解各項跨代共創項目。
與FOOD-CO夥伴交流
社創基金食物援助旗艦項目推出的FOOD-CO是全港首個全方位食物援助協作平台,結合資訊科技與數據分析,協助提升本港食物援助服務的效率和效益。日前,專責小組主席李正儀博士與眾委員及秘書處成員到訪協創機構聖雅各福群會轄下位於石硤尾的慈慧軒。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及該會扶貧服務高級經理吳雯賢詳細介紹FOOD-CO的運作和發展情況,並闡述平台自2017年推出以來的成果。迄今,平台已累積處理約270噸剩食,促成超過1600宗捐贈交易。專責小組委員欣見FOOD-CO有如此令人鼓舞的工作成果。
FOOD-CO的重點是利用網上平台,連繫不同界別持分者,令食物捐贈、接收和分發更有效率。幾位食物捐贈機構和受助團體代表即席分享使用平台的經驗,眾人均表示平台方便易用,大大加強捐贈機構與受助團體聯繫,令食物可以更快速分配到各食物援助點。其後,專責小組委員與代表交流意見,雙方均期望繼續推動FOOD-CO發展,拯救更多剩食,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歡迎瀏覽FOOD-CO網站,了解各項「惜食」活動並予以支持。
專責小組討論工作計劃
社創基金自成立以來,推出各項計劃,至今進展良好並取得滿意成果,基金亦繼續積極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社創生態系統發展,促成更多創新意念誕生。第三屆專責小組在10月26日舉行了第三次會議,討論和審議了未來工作計劃,委員並出謀獻策,對工作計劃提出了不少精闢見解。我們期待更多項目推出,請繼續留意本網站的最新消息,緊貼基金工作的進展。
專責小組會議討論未來工作
第三屆專責小組於8月20 日舉行了第二次會議,會上討論了多項工作計劃,將有助進一步推動社創生態系統發展,為社會創業家提供更多支援。有關計劃的詳情將適時公布,請繼續留意本網站的最新消息。
第三屆專責小組舉行
第一次會議
第三屆專責小組在7月1 日上任,其第一次會議亦已於7月31日舉行。在討論基金工作之前,各委員分享了對專責小組及基金的看法和期望,並提出了很多極具啟發性的意念。今屆專責小組增加了委員的數目,而且代表的界別更廣泛,相信可以為基金帶來更多創新意念,取得更多支持。
實地考察完成 樂齡科技平台持份者參與計劃邁進另一階段
隨著「樂齡科技在香港」分享會圓滿結束,社創基金繼續在6月份舉辦了四場實地考察,讓持份者親身了解及掌握樂齡科技的實際應用情況、所面對的困難和機遇,代表42個不同界別的機構,合共有超過100人次出席。繼實地考察之後,我們將於7月及8月舉行持份者參與工作坊,集思廣益,與持份者一同為建構「樂齡科技平台」的涵蓋範圍及理想成效目標共創方案。
有關實地考察的更多資訊,請參閱考察報告 (只有英文版)。
新一屆專責小組七月一日上任
分享會為建立跨界別樂齡科技平台作準備
社創基金最近開展了3個階段的「持份者參與計劃」,期望最終能建立一個連繫不同持份者的「樂齡科技平台」,促進香港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
5月9日舉行的分享會為這個「持份者參與計劃」揭開了序幕。90多位來自55個不同界別機構的代表出席了分享會,包括科研機構、學術界、產品開發商及分銷商、產品及服務使用者、非政府機構、商界、社會創新企業、慈善基金等。當日,來自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香港科技園公司、團結香港基金、松齡護老集團、信興集團及社會福利署共7位嘉賓向與會者分享在發展樂齡科技方面的經驗、看法和計劃,並就香港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現況及最新發展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敍述。
今年6月我們將舉辦實地考察,讓持份者親身了解及掌握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現況、所面對的困難和機遇。隨後,我們將於7月舉行持份者參與工作坊,集思廣益,與持份者一同為日後的「樂齡科技平台」的涵蓋範圍及理想成效目標共創方案。
參觀FOOD-CO食物援助點
社創基金食物援助旗艦項目FOOD-CO平台自2017年5月推出以來進展良好,成效顯著。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日前率領專責小組及秘書處成員,到訪葵青區其中兩個FOOD-CO食物援助點,並聽取協創機構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介紹FOOD-CO的日常運作。
作為FOOD-CO 食物援助點,聖雅各福群會慈惠軒(葵涌)除了透過食物銀行提供食物援助外,亦不時舉辦平價市集。一行人之後到供應熱食飯盒的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參觀,多個食物捐贈機構及食物援助機構的代表亦在場,並分享對FOOD-CO平台的看法,眾人皆認同FOOD-CO成功提升了食物援助服務的效率和效益,並減少了浪費食物的情況。
歡迎瀏覽FOOD-CO網站,了解FOOD-CO的各項活動並給予支持。
在扶貧委員會高峰會匯報成績
2018年扶貧委員會高峰會在3月24日舉行;與以往的高峰會一樣,其中一個環節是由各專責小組分別報告工作成績及進度。社創基金的報告以一套短片為引子,闡述基金與不同界別合作,推動社創生態系統發展,促成創新方案誕生,從而締造社會效益和為弱勢社群帶來希望、自尊和自我價值。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接著再次總結基金工作成績,當中最顯著的包括在研究、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三個優先工作範疇均已取得超越預期的成果。之後,張校長向與會者簡介了基金籌劃中的項目。此外,基金又於會上派發最新出版的小冊子和資訊圖表,讓出席嘉賓對基金的工作成績有更全面的了解。有關高峰會的更多詳情,請參閱扶貧委員會網站。
(照片來源︰政府新聞處新聞公報)
社創基金誠邀共享工作空間
成為夥伴
社創基金即將推出「社會創新共享工作空間資助計劃」,為社會創業家及社會創新企業提供共享工作空間及相關支援服務,以促進他們互助、合作和共創。計劃採用「錢跟人走」的資助模式,讓合資格的申請者因應營運需要,選擇及租用已於計劃下註冊的共享工作空間所提供的辦公桌或辦公室。基金現誠邀有興趣於計劃下註冊的共享工作空間營辦商提交註冊申請。
第二屆專責小組舉行第十四次會議
社創基金去年在各方面均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績,包括資助創新項目的進度、FOOD-CO食物援助平台的發展,以及新一輪「共享價值」推廣活動推出。進入新一年,專責小組正積極籌劃未來的工作;第二屆專責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在1月16日舉行,會上討論了多項新計劃。請繼續留意關於基金最新發展的報導。
公布資助創新項目最新進展
社創基金在11月19日舉行公布典禮介紹資助創新項目的最新進展。截至2017年10月,社創基金透過協創機構一共批核了83個創新項目。主禮嘉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讚揚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和協創機構的貢獻,並感謝創新項目團隊提出應對社會問題的方案,為弱勢社群帶來希望。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致辭時感謝各界的支持。之後,部分項目的代表分享了他們實踐創新意念的經驗。有關這次典禮的更多資料可參閱新聞公報以及瀏覽我們Facebook專頁,而創新項目的詳細介紹則可於本網站「創新計劃」找到。
「社創流動」互動展覽車走入社區
社創基金致力支持不同種類和階段的創新項目,以締造社會效益,達至扶貧和防止社會孤立的效果。為向市民介紹這些社會創新的實例,基金推出互動展覽車「社創流動」,與市民互動,期望能啟發公眾提出更多創新扶貧意念。基金特意於11月13日舉行簡介會,由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和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向傳媒介紹展覽車的特色:公眾可以在「互動專區」親身體驗三個各具特色、惠及不同弱勢社群的創新項目所提供的服務,以及觀看10條由基金贊助青年團隊拍攝的短片,每條短片各介紹一個獲基金資助的創新項目,透過影像宣揚社會創新的概念。
「社創流動」將於11月26日起的半年內,到訪港九新界逾50個地點,詳情請留意社創基金Facebook。
外國專家分享推動社創經驗
今年的「社企民間高峰會」剛於11月5日至10日舉行,作為活動的贊助單位和合作夥伴之一,社創基金亦藉此專家雲集的機會,邀請了其中兩位講者,特別為專責小組成員及公務員同事舉行兩場講座。第一場是由英國Nesta行政總裁Geoff Mulgan 闡述如何在公共服務的制定和推行時引入跨界別協作,並透過先導計劃測試成效。第二場講座由英國The WildHearts Group 銷售及夥伴總監Colin Downe 講解公司如何透過向社企採購,既取得質素可靠的產品和服務,又有助推動社企發展,讓資源發揮社會效益。兩場講座均極具啟發性。此外,秘書處代表獲邀出席高峰會一場以「公共基金申請法門」為主題的研討會,擔任主講嘉賓之一,向參加者講解社創基金的各項細節。
2017年第四季通訊出版
我們繼續透過季度通訊為你送上基金的最新消息。2017年第四季通訊已經出版,豐富內容包括共享價值論壇、資助創新項目的最新情況、CEO大專賽的進展、社創短片資助計劃的成果,以及為大家預告即將舉行的對外推廣活動和惜食共享嘉年華。請按此閱覽今期詳細內容,你亦可到本網站通訊欄目查看以往各期季度通訊。
第二屆專責小組舉行第十三次會議
第二屆專責小組在10月16日舉行了第十三次會議,開展本年度最後一季的工作及為來年做準備。會上審議和討論了各個新項目,期望能進一步加強扶貧和防止社會孤立的工作。我們將繼續送上基金的最新動態,請密切留意我們的報導。
第二屆「共享價值」論壇為新一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社創基金倡導商界業務創新,鼓勵企業採用「創造共享價值」業務策略,企業既可獲利,亦同時解決特定社會問題。我們在2015年舉辦「共享價值︰締造競爭優勢」論壇,正式展開「共享價值」推廣計劃。為進一步推動「共享價值」在香港發展,我們正開展2017至2018年度的「共享價值」推廣計劃,當中以9月21日舉行的第二屆「共享價值」論壇為一系列活動揭開序幕。約230位本港及國際企業管理人員、政府及公民社會的領袖聚首一堂,熱烈討論,並聽取國際知名講者的精闢見解,和從個案分享中了解不同企業的成功例子。
2017年第三季通訊出版
想一覽盡收社創基金的最新消息?請參閱最新一期社創基金季度通訊。剛出版的2017年第三季通訊為大家報導社創CEO大專賽的進展、食物援助項目推出FOOD-CO平台、香港首個樂齡科技概況研究公布結果、社創基金推展應用研究,以及社創短片資助計劃的概況。請按此閱覽本期詳細內容,或到「通訊」欄目查看以往通訊。
跨界別工作坊商討如何推展樂齡科技
繼全港首個樂齡科技概況研究的結果在6月12日公布之後,一個跨界別工作坊緊接在6月20日舉行,目的是集思廣益,深化討論。工作坊有超過6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參加者出席,他們包括社福機構、科技產品研發企業及生產商、用家、商界、社企及政府諮詢組織的代表、政府決策局及部門同事等,大家就如何促進樂齡科技在香港的發展及應用進行熱烈討論並分享討論成果。社創基金期望這次工作坊有助推動更廣泛的跨界別合作,藉此促進新構思、產品和服務誕生,以抓緊銀齡市場機遇並更適切地照顧長者需要。
請按此參閱這次持份者參與活動的報告(只有英文版)。
第二屆專責小組舉行第十一次會議
過去數月,社創基金在各方面均取得進展。更多創新項目獲批資助,它們將提供不同方案回應社會需要;社創CEO大專賽在4月舉行決賽暨頒獎禮,勝出隊伍即將展開另一階段的活動包括海外社創探索之旅和實踐得獎意念;食物援助旗艦項目協創機構在5月推出FOOD-CO食物援助協作平台於三區試行;樂齡科技研究已經完成而研究結果已於6月12日公布。與此同時,多項計劃即將推出,第二屆專責小組亦在6月13日舉行了第十一次會議,探討進一步推動社創生態系統發展的方法。請繼續留意我們的最新消息,緊貼基金的發展。
社創基金公布研究結果
銀髪市場商機處處尚待開發
人口老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就此,社創基金早前委聘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進行了一項關於樂齡科技的研究,希望加深各界對樂齡產品和服務現況的了解,從而探索創新的應對方案。是次經社聯與團結香港基金合作並由團結香港基金進行的研究的主要結果已經公布。
數據顯示,大約20年後,65歲或以上長者將佔全港總人口約百分之三十。他們擁有更高學歷,經濟上更富裕,將追求自主和舒適的晚年生活。現時市場上已有不少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惟並不普及。此外,現時及將來銀髪市場的需求及商機亦有待滿足及開發。我們希望這次研究有助加深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及公眾對樂齡科技的了解,並鼓勵有關方面針對市場需求,推出相應的產品和服務,以提升長者生活質素、支援護理人員和家屬,以及增強長者護理服務的質素和效率。(欲知更多,請參閱有關新聞公布。)
食物援助旗艦項目推出FOOD-CO平台
社創基金食物援助旗艦項目邁進新里程。負責項目推展的協創機構聖雅各福群會於今年5月推出 FOOD-CO食物援助平台,在葵青、觀塘及元朗開始試行。FOOD-CO是一個容納各方參與的協作平台,食物援助服務機構和捐贈食物的企業除了可以通過這個平台分享有關食物供求情況及相關服務的資訊,更可利用這個平台交流實踐心得,最終將令香港食物援助服務的效率及效益得以提升,而公眾及有需要人士則可透過網上「食物共享地圖」搜尋區內食物援助服務點並了解其服務詳情。預計FOOD-CO將於2018年開始逐步推廣至全港18區。請瀏覽FOOD-CO網站及相關新聞公布了解詳情,並請留意食物援助旗艦項目的最新消息和給予支持。
共享價值計劃徵求項目開展、管理和宣傳建議書
隨著共享價值計劃在2015年成功開展,社創基金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推出一系列活動,繼續向商界推廣「共享價值」概念,鼓勵企業將「創造共享價值」模式融會於企業策略,既可拓展新商機,亦同時回應社會需要。
我們現正邀請有興趣的機構提交建議書為社創基金的2017共享價值計劃提供項目開展、管理和宣傳服務。詳情請參閱以下文件:
- 邀請文件 (PDF格式) (只有英文版)
- 建議書範本 (MS Word格式) (只有英文版)
- 2015共享價值論壇場刊 (PDF格式)
截止申請日期為香港時間2017年6月12日(星期一)下午6時正。查詢請致電 2165 7321 或電郵至siefund@eu.gov.hk。
社創CEO大專賽
得獎名單揭曉
社創CEO大專賽終極決賽暨頒獎禮在4月22日圓滿結束,優勝隊伍由專業評判團選出,各參賽隊伍亦吸取了評判及觀眾的寶貴意見。
冠軍最後由香港城市大學四位學生組成的「歲閱悠遊」奪得,該計劃主力發展社區地道導賞團,聘用長者為導遊,藉此促進長者共融和跨代連繫。該隊更同時獲得「社會創新『諗』頭獎」及「現場投選最想實現社創好橋獎」。三甲隊伍分別可獲得15萬、10萬及5萬啟動基金,同時可繼續接受CEO的指導,還獲贊助到英國或新加坡展開社創之旅,更有機會到企業實習。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為終極決賽暨頒獎禮致歡迎辭時讚揚比賽不單是跨界別合作的最佳示範,亦展示了不同專業範疇人士參與創造社會價值的新途徑。他又期望同學的計劃可以早日實行,讓有需要人士受惠。
2017年第二季通訊出版
最新一期社創基金季度通訊已經出版,繼續為你送上基金的最新消息。今期內容包括社創CEO大專賽接受公眾投票、創新項目的批核情況、協創機構項目的發展、食物援助旗艦項目的消息,以及創新香港人欄目的最新資訊。請按此閱覽今期詳細內容或到本網站通訊欄目查看以往各期季度通訊。
專責小組會議審視工作進展
專責小組繼續馬不停蹄,加緊工作為基金的發展籌謀。多個項目即將推出之際,第二屆專責小組第十次會議亦在3月28日舉行。會上審視了基金各項工作的進展,包括食物援助旗艦項目和共享價值項目的情況。我們將適時公布這些項目的最新消息,請繼續留意本網站上載的有關資訊。
社創CEO大專賽接受公眾投票
社創CEO大專賽早前已公布了入圍五強名單,五隊隊伍在4月22日的終極決賽前,先在公眾投票環節上對決,接受公眾投票,競逐「最受歡迎獎」。
各隊已製作了一分鐘短片介紹他們的營商計劃,公眾可登入比賽投票網站,觀看短片了解五個營商計劃的構思後,再投選心水隊伍,支持他們成為「最受歡迎獎」得主。投票期由即日起至4月6日止,投票者可參加抽獎,有機會贏取香港半島酒店大堂茶座下午茶禮券(四位)價值超過港幣$1,300 (一份)及電影禮券每套價值港幣$200 (二十份)。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號碼:48364
社創CEO大專賽最後五強名單公布
多得初賽評審團努力,社創CEO大專賽最後五強已順利誕生,入圍名單如下:
1. 主場醫生
成員: 張仕宏 (香港大學)
2.復健通
成員: 鄭悅宜 (香港科技大學)、 鄭樂生 (香港演藝學院)
3.歲閱悠遊
成員: 張昭瀛、施卓輝、郭爾鈴及李浩維 (香港城市大學)
4.鏈心館
成員: 陳嘉洛、張祐誠、姚朗丰及彭智城(恒生管理學院)
5.耆代
成員: 王俊惠 (香港城市大學)、 陳文海及王曉琳(香港理工大學)
社創CEO大專賽舉辦以來反應熱烈,來自26間大專院校超過350位大專生報名參加,共收到139份營商計劃,當中13份由機構提名。我們在此感謝各界支持,並期望入圍隊伍繼續努力,爭取各項大獎。五強簡介可參閱
https://www.youth.gov.hk/tc/special/siceo/finalists.htm 。
第二屆專責小組舉行第九次會議
社創基金多項計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與此同時,專責小組亦繼續積極探討更多有助扶貧和防止社會孤立的創新方法。第二屆專責小組在2月27日舉行了第九次會議,討論推動社創生態系統發展的多項構思。請繼續留意我們的報導,緊貼基金的最新消息。
好薈社頒獎典禮
社創基金協創機構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在2月25日舉行頒獎典禮,總結由社創基金資助的「好薈社」計劃的第二年成果。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在開幕禮致辭時讚揚理大過去兩年為香港的社創圈子引進了近500名有潛質的社會創業家和28個創新項目,並期望「好薈社」在新一年繼續培育更多新意念和新項目。
緊接頒獎典禮之後舉行了一個社會創新論壇,整日活動是理大八十周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
藉手機程式送上祝福
情人節將至,今年大家可以搞搞新意思,透過社創基金的手機應用程式向關心的人送上祝福,讓節日更有意義。「互動園地」推出的最新功能讓用家可以寫下祝福語句,連同一個社創基金資助項目的簡介,經Facebook、WhatsApp 或電郵送出,藉此鼓勵收件人支持這些社會創新項目,從而將關心傳遞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社創CEO大專賽初賽評審 139份計劃書角逐獎項
社創CEO大專賽已於1月13日截止報名並邁進另一階段,我們共收到139份參賽計劃書,反應熱烈。針對關懷長者、食物援助及社會共融議題,大專生們提出各式各樣令人驚喜的創新建議。所有計劃書正由初賽評審團進行初步評審,預計將於二月公布最後五強名單。五強隊伍將會接受大機構CEO或高級行政人員的專業指導,為迎接終極決賽競逐各獎項作準備!在此感謝所有參與的同學、評判、導師和夥伴機構的支持。
請繼續留意我們網站的最新公布,或瀏覽社創CEO大專賽Facebook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第二屆專責小組第八次會議
承蒙各方支持,社創基金在很多方面都取得實質進展:協創機構繼續培育創新意念,陸續有創新項目獲批,社創CEO大專賽截止並進入另一階段,而聖雅各福群會亦正為食物援助旗艦項目密鑼緊鼓。為了籌劃新一年的工作,第二屆專責小組在1月23日舉行了第八次會議。我們熱切期待更多項目推出,繼續推動社創生態系統發展和促成更多創新意念誕生。請繼續留意我們的最新消息,緊貼基金的發展。
專責小組委員參觀科技園
專責小組在新一年繼續拜訪不同機構,與相關人士建立聯繫。專責小組在1月20日訪問了香港科技園公司,同行的還有扶貧委員會其他專責小組的委員。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創業培育計劃主管莫偉軒先生親自接待並為大家介紹他們各項創業培育支援服務,例如協助初創企業開發具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的方案的開放數據實驗室(Data Studio),以及支援本地及海外項目和促進大學進行技術轉移的共同工作空間。參觀行程還包括由園內獲支援的科研公司展示不同創新成果,產品範疇涉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的應用,和社會技術(social technology)等。眾人均認同此行極具意義,大家在了解科技創新的最新發展之餘,亦對共同工作空間和專業支援服務如何扶助新晉創業家加深認識。
2017年第一季通訊出版
社創基金謹以第一季通訊作為2017年的見面禮。今期內容包括社創CEO大專賽的消息、更多創新項目獲批、協創機構「能力提升」項目的進展、「社創校園通通識」計劃首年總結,以及「創新香港人」欄目的最新發展。請按此閱覽今期詳細內容或到通訊欄目查看以往各期季度通訊,歡迎大家提出意見。
社創CEO大專賽 - 創業達人講座
緊接早前落區體驗活動,社創CEO大專賽創業達人講座於10月27日晚上假長沙灣「好單位」舉行,邀請了多位本地社創達人和商界名人向有意參加比賽的大專同學傳授社創和企業營運之道。
當晚的五位嘉賓包括創不同召集人黃英琦太平紳士、對話體驗行政總裁朱月如、有機上網行政總裁黃岳永、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策略拓展合夥人吳柏年及羅兵咸永道諮詢部總監王君弼,他們與同學分享了本地社創發展狀況和實踐創新計劃的要領。
另一環節「真人圖書館」邀請了七位社會企業家,包括英國FoodCycle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張凌瀚、拾易紙長創辦人胡煒豪、加油香港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周佩波、好好生活創辦人Aries Lee、共廚家作創辦人鄭耀彤、Translate for her創辦人盧善姿及聖雅各福群會高級經理(扶貧服務)吳雯賢充當活寶庫,以小組形式,與同學分享經驗及解答提問。
近八十位同學參與了這次講座和「真人圖書館」,當中不少在活動完結後繼續向嘉賓們取經,為撰寫營商計劃書參賽作準備。請到社創基金Facebook 專頁「社創CEO大專賽--社創講座」相簿感受現場氣氛。
2016年第四季通訊出版
新一期社創基金季度通訊繼續為你送上基金的最新消息。今期內容包括扶貧委員會高峰會、更多創新項目獲批的消息、協創機構項目Nurturing Social Minds的發展、社創CEO大專賽的最新活動,以及與社創大師交流的研討會。請按此閱覽本期詳細內容或到本網站通訊欄目查看過去各期季度通訊。
社創CEO大專賽 - 落區體驗活動
社創基金與政府青少年網站合辦的「社創CEO大專賽」在10月中舉辦了一系列落區體驗活動,讓有意參與比賽的大專同學可以親身體會社會問題和了解社會服務機構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從中得到啟發,制訂創新而有效的營商計劃。
落區體驗活動配合比賽的三大主題,即關懷長者、食物援助,以及社會共融,活動包括穿著老年體驗衣感受長者的生活、參與食物援助機構的日常運作,以及與少數族裔學生透過染布體驗活動進行交流。知名企業的CEO和演藝名人亦應邀一同參與,除了為同學打氣外,CEO亦分享營商和創業心得。
有關落區體驗活動的詳情和比賽的最新資訊,請參閱SI CEO Facebook粉絲專頁。
扶貧委員會高峰會
本年度的扶貧委員會高峰會已於10月15日舉行,先由行政長官及政務司司長致辭,緊接著由各專責小組分別報告工作進度。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先借助短片總結基金主要工作成績,並重點提到各項目均具備創新元素,最後以基金未來的工作方向作結。我們又印製了小冊子和資訊圖表於會上派發。
今年的高峰會於同日下午舉行了兩場分組討論,邀請不同界別專業人士就扶貧和推動創新分享經驗,其中一場以「社創倡自強」為主題,由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蔡海偉主持。在高峰會的最後一個環節,政務司司法長林鄭月娥連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及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許曉暉,與各與會人士就扶貧議題作公開討論。
關於高峰會的詳情,請參閱扶貧委員會網站之相關新聞公報。
社創基金參與香港國際慈善及社企周
香港社創界在9月22日至27日進行了一件盛事。「慈善共創-都市聚焦-國際慈善論壇」、「社企民間高峰會」和「世界社企論壇」緊接著舉行,合組成「香港國際慈善及社企周」。
如此盛會,社創基金當然不會缺席。在「慈善共創-都市聚焦-國際慈善論壇」的其中一個環節,效率促進組專員、社創基金秘書長蘇啟龍就公營部門在跨界別合作方面的角色和與會者交流。效率促進組是「社企民間高峰會」的合辦機構,效率促進組副專員劉冼靜儀為高峰會主持了一場以「創造共享價值」為主題的研討會。社創基金亦是「世界社企論壇」的其中一個支持機構。
此外,與過往數年一樣,我們藉論壇舉行之便舉辦研討會,邀請論壇講者就社會創新的最新發展和我們的持分者和合作夥伴分享。今年我們舉行了兩個研討會,主題分別為「食物援助」和「B-corp與共享價值」,參加者反應踴躍,討論氣氛熱烈。
政務司司長和主席接受電台節目訪問
扶貧委員會近日推出特約電台節目《人民大道.在乎你》,由7月13日起一連8個星期三播出,由政務司司長、扶貧委員會的官方及非官方委員、非政府機構代表及受惠群組等,就不同扶貧議題交流意見。
節目的第7集於8月24日播出,主題為關愛基金和社創基金。在節目的後段,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社創基金主席張仁良校長一起接受訪問。司長和主席除了講解基金成立的背景和理念,更特別介紹了數個創新項目如何運用科技和新意念締造社會效益。請按此收聽節目錄音,或到扶貧委員會網站了解節目詳情。
基金支持街跑少年長跑健兒
8月21日對我們其中一個創新項目街跑少年來說是一個大日子。當日早上大部分時間持續下雨,但絲毫無損參加了街跑少年成長指導項目的年青跑手的熱誠,他們在這天參與了由全城街馬舉辦的香港街馬@中環,一顯實力,驗證訓練成果。為支持這次比賽和一眾健兒,我們在大會嘉年華會現場中環海濱長廊設立攤位,超過350位跑手和遊人在攤位的3D拍照區留下動人身影,亦從展板資料加深對社創基金的認識。參觀社創基金攤位的名人嘉賓包括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張雲正,以及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請到社創基金Facebook專頁分享當日歡樂氣氛。
2016年第三季通訊出版
社創基金繼續透過季度通訊送上最新消息和活動預告。2016年第三季通訊的內容包括首批創新項目公布、委聘協創機構推展食物援助旗艦項目、「創新香港人」登場、協創機構項目Nurturing Social Minds 的最新發展,亦預告了社創基金和政府青少年網站合辦的社創CEO大專賽。請按此閱覽詳細內容或到「通訊」欄目查看以往通訊,你亦可登記成為訂戶,以電郵收取以後各期季度通訊。
公益創業及慈善創投課程即將在中大開課
協創機構項目續有好消息!葉氏家族慈善機構(葉氏)推出的 Nurturing Social Minds 計劃有新發展。繼香港科技大學,葉氏已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簽訂協議,將從新學期開始,在中大開辦「公益創業及慈善創投」學分課程。隨著課程展開,預期可以讓更多有潛質的社會創業家透過與社企合作構思自己的創新意念,從而為社會創新生態系統引進更多新血和創新方案。
基金委聘聖雅各福群會
負責推展食物援助旗艦項目
社創基金已委聘聖雅各福群會成為協創機構,推展首個旗艦項目,提升香港整體食物援助服務的效率及效益。聖雅各福群會將負責設計、建立及營運一個容納各方參與的平台,讓食物援助服務提供者及持分者分享有關食物供求情況及相關服務以至最佳做法等資訊。該平台將於2017年年中推出,先在三個地區試行,並預計於2019年年中推廣至全港18區。詳情請參閱有關新聞公報,以及留意網站的最新資訊。
專責小組參觀豐盛髮廊
年輕人各有不同需要,例如有些希望得到支援以圓創業夢,有些則需要生涯規劃方面的引領和指導。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和秘書處同事,聯同扶貧委員會其他專責小組的委員,在6月17日到訪社會企業「豐盛髮廊」,了解如何將職業培訓與生活輔導結合起來,以幫助邊緣青少年。一名學徒憶述親身經歷,分享在髮廊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在師友指導下的成長之路。之後豐盛社企學會主席及董事簡介機構的發展歷程、解說社會創業,並闡述該會與在不同界別如學術、教育、宗教界等推動社會創新,促進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發展。這次探訪,讓大家進一步認識髮廊成功的業務模式以及豐盛社企學會如何努力不懈締造社會效益,各人亦從中獲得寶貴的啟示。
第二屆專責小組第七次會議
首批創新項目正式推展之際,社創基金亦繼續接受和處理資助申請,期望透過支持更多創新項目,繼續開拓扶貧和防止社會孤立的新途徑。與此同時,基金正探討其他推展社會創新的方法,務求進一步達至基金成立的目的。第二屆專責小組在6月1日舉行了第七次會議,會上審視了未來三至五年可能推出的各項計劃的藍圖。請繼續留意我們的報導,緊貼基金的最新發展。
社創基金全力支持AVPN年會
社創基金正致力探討更多能促進社會創新的途徑,當中包括創效投資。總部設於新加坡的亞洲公益創投網絡(AVPN)是一個連繫區內公益慈善機構和創效投資者的合作平台,今年5月23日至25日,AVPN首次移師香港舉行年會,而社創基金是活動的首席夥伴。這次會議讓參加者包括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和秘書處得以和業界交流,了解區內有關公益創投和創效投資的最新發展並分享個案。
公布首批創新項目
今日是社創基金的重要日子,我們舉行了一個啟動禮,公布首批25個經由「創新計劃」獲得資助的創新項目。主禮嘉賓之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致辭時讚揚這些創新項目及其團隊,將創新意念和助人熱誠融合起來,開拓出新的途徑,讓香港發展得更美好。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總結有關成果之餘,亦呼籲社會各界繼續支持並積極提出創新意念。這次啟動禮的更多資料可參閱有關新聞公報及瀏覽我們Facebook專頁的相簿,而25個創新項目的詳細介紹則可於新欄目「基金資助項目」找到。
新欄目「創新香港人」登場
25個創新項目的誕生標誌著社會創新生態系統正穩步發展。這個生態系統要蓬勃發展,除了持續注入新意念、產品和服務外,同樣重要的是不斷有生力軍加入。為了激發更多新意念和鼓勵更多人參與,我們搜集了本港一些社創達人的故事,在新欄目「創新香港人」和大家分享。「創新香港人」來自不同界別,各擁有不同專業知識,但同樣建立了成功的社會創新事業,帶來改變和締造社會效益。希望他們的故事可以激發和鼓勵更多人參與社會創新,一起推動扶貧。
2016年第二季通訊出版
社創基金致力促進社會創新生態系統蓬勃發展。我們自2014年開始出版季度通訊,期望能加強公眾對我們工作的了解和連繫不同界別,鼓勵更多人參與社會創新。2016年第二期通訊已經出版,今期內容包括協創機構項目、共享價值計劃、評估研究計劃等各項工作的最新進展,亦預告了社創基金即將參與的AVPN年會和貿發局創業日。請按此閱覽詳細內容或到「通訊」欄目查看以往各期季度通訊。
社會投資的英國經驗
社創基金熱切期望與本地和外國社創專家交流,從中取經。除了透過資助創新項目締造社會效益,我們亦積極探討如何推動社會投資以支持社會創新。
Ashoka是一個連繫和支援社會創業家的國際網絡,我們安排了一次分享會,邀請Ashoka 歐洲總監Mr Mark Cheng出席,與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和秘書處同事分享經驗。Mark 具有公益金融的豐富知識和經驗,他以英國的例子闡釋補貼式資助怎樣促進社會投資市場發展,從而令社會事業獲得更大支持。他在總結中預期本港的社會投資市場將會蓬勃發展,而分享會亦在一片熱烈交流之下圓滿結束。
社創基金協辦研討會探討可持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倡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喚起了世界各地很多有志改善社會的人士和團體的關注,APAC Ideas for Action 即為其中之一。他們在3年19日假香港科技大學舉行周年大會,主題是「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對話」。社創基金是該項活動的協辦單位之一,專責小組委員李怡然亦應邀擔任專題討論的主講嘉賓。就著「社企的最新趨勢及面對的難題」,她講述了社創基金如何支持以創新方案應對社會問題,又分享了創辦「中國讀寫障礙基金會」的經驗,對心繫社會福祉的出席者來說,這些資料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第二屆專責小組第五次會議
第二屆專責小組第五次會議在1月29日舉行。專責小組在會上檢視了社創基金的進展,並討論未來的工作方向。會議中提出的建議將用作制定工作計劃的參考;專責小組會進一步審議這些工作計劃,以確定最終方案。
「好薈社2016」正式啟動
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理大)在1月16日舉行啟動儀式,宣布「好薈社2016」正式展開。進入運作的第二年,協創機構項目「好薈社」將繼續指導參加者運用設計思維和科技來構思創新方案,並提供資金及支援協助推出項目原型。「好薈社2016」由即日起至今年3月2日接受報名,歡迎專上院校學生及校友參加,報名詳情可瀏覽「好薈社」網站www.goodseed.hk。
同日,理大亦公布了「好薈社2015」十個脫穎而出獲批社創基金資助的創新項目。恭喜這十個團隊,預祝他們的項目順利展開。
2016年第一季通訊出版
新一年新開始,社創基金謹此送上今年第一季通訊。今期報導了各項工作的最新進展,包括協創機構項目、共享價值計劃、評估研究計劃和食物援助旗艦項目;另外,亦預告了將會在社創基金網站推出新環節,介紹傑出「創新香港人」和他們的創新事業。請按此閱覽詳細內容或到本網站「通訊」欄目查看以往各期季度通訊。
參觀新生精神康復會
專責小組非常珍惜每次參觀社會創新項目的機會並藉著與其營運者交流而有所增益。這一次參觀的對象是新生精神康復會。該會主要服務精神病康服者,協助他們融入社會,近年更擴大服務範疇,積極提倡「身、心、靈」整全健康生活概念。這次同行的除了專責小組委員和秘書處同事,還有協創機構的代表,以及民政事務局的同事。一行人先到達新生精神康復會總辦事處並參觀其轄下的庇護工場,之後前往該會於香港中文大學開設的社會企業Café 330,實地了解該會的營運模式,以及其服務對象如何自力更生、重建自我價值。
第二屆專責小組第四次會議
2015年即將過去,而第二屆專責小組上任亦接近一年。這一年,社創基金的各項工作均取得進展,包括開展了「共享價值」項目,協創機構順利推展「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食物援助旗艦項目快將委聘協創機構展開工作,研究項目亦已進入評審建議書的階段。第二屆專責小組在11月25日舉行了第四次會議,討論了各項議題,期望基金能承接這些工作成果,進一步發揮催化劑的作用,促進香港社會創新的發展。
共享價值工作坊順利完成
隨著三場工作坊順利完成,社創基金「共享價值」計劃的第二階段活動亦圓滿結束。承接9月9日舉行的論壇的熱烈反應,社創基金馬不停蹄舉辦了三場工作坊,其中最後一場剛於11月12日完成。超過50名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高級行政人員參加了這三場工作坊,透過小組討論和練習,他們親身體驗了如何運用創新意念和公司資源籌劃業務計劃,從而為企業和社區創造共享價值。社創基金正與合作夥伴CSR Asia籌備第三和第四階段的活動,將為有意參與的企業提供指導和意見,協助它們發展和推行「創造共享價值」業務計劃,請密切留意最新消息。
社創基金評估研究建議書招募截止申請
社創基金評估研究的建議書招募已於今日中午12時截止。請密切留意最新消息。
共享價值及創效投資研討會
「共享價值」概念引領企業認真思考透過推行社會創新為企業自身、股東和社會創造價值。社創基金推動社會創新,發揮催化劑的功用,鼓勵企業在其業務計劃採用「創造共享價值」模式。在11月2日舉行的「社企民間高峰會」,其中一場專題討論就是以「創造共享價值」為主題,由社創基金秘書處主持,邀請了CSR Asia 執行總監 Ms Mara Chiorean 和麥肯錫香港公司總經理兼執行合夥人倪以理先生,分享推廣「創造共享價值」模式的經驗。這兩家顧問公司近年積極向企業提倡這個創新業務概念,他們的經驗為現場超過80位參加者帶來寶貴啟示。
緊接高峰會,社創基金秘書處在11月3日舉辦了一場關於創效投資的研討會,由中國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先生、英國Nesta創效投資前總監Mr Joe Ludlow 和英國Firstport 行政總裁Ms Karen McGregor 主講,介紹中國、英國和蘇格蘭的社會創新生態和創效投資環境,出席者近40人,包括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政府人員以及社創基金秘書處同事。
2015年第四季通訊出版
最新一期社創基金季度通訊出版了,繼續為你報導基金的最新消息。今期內容包括社創基金推動「共享價值」、研究計劃徵求建議書、旗艦項目進展、社會創新Jam校園巡迴展,以及扶貧委員會高峰會。請按此閱覽詳細內容,或到本網站通訊欄目重溫以往各期通訊。
扶貧委員會高峰會
本年度的扶貧委員會高峰會已於10月10日舉行,其中一個環節是由各專責小組分別報告工作進度。社創基金播放了一套短片,總結基金一年來的發展,之後由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介紹基金未來的工作方向。基金又製作了小冊子和資訊圖表於會上派發。高峰會的後半部分是討論環節,張仁良校長連同行行政長官、政務司司長、相關局長和副局長及其他專責小組主席與出席者就扶貧工作交流意見。(高峰會詳情請參閱扶貧委員會網站之相關新聞公報。)
新一班公益創業及慈善創投課開課
社創基金的協創機構項目繼續展開。9月16日,協創機構葉氏家族慈善機構(葉氏)能力提升項目Nurturing Social Minds推出的「公益創業及慈善創投」課程的第二班開課。當日,社創基金秘書處劉冼靜儀女士應邀出席致歡迎辭,並向班上的工商管理碩士學生、研究生和本科生介紹社創基金。這項課程由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和葉氏合辦,目的是讓學生與社企合作,審視和提出創新方法締造社會效益並令社企持續發展。有關該項目的詳細資料,可瀏覽Nurturing Social Minds網站。
社會創新Jam巡迴校園
社會創新Jam再度出發,展開大專校園巡迴活動,繼續分享世界各地社會創新好點子。為期兩個月的巡迴活動於香港教育學院(教院)打頭陣,由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主持揭幕儀式,並邀得教院男子足球隊助陣獻技。由本月至十一月,社會創新Jam將巡迴本港七間大專院校。
逾160位商界領袖參與探討「共享價值」新概念
社創基金正積極向本港商界推廣「共享價值」概念,首項重要活動是在9月9日舉辦的「共享價值︰締造競爭優勢」論壇。「共享價值」提出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企業可以透過運用其資產和專業知識,推出產品或服務以滿足尚待回應的社會需要並開拓新市場,從而取得競爭優勢並賺取利潤,令企業和社會雙贏。超過160位商界領袖出席了這次論壇,聽取全球「創造共享價值」運動倡議人Mr Mark Kramer及其他講者分享洞見。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致歡迎詞時表示,期望本港商界可以積極參與成為應對社會挑戰的重要夥伴,憑藉商界的創意和創新,發展出嶄新的業務模式,這些新業務模式將兼備以人為本、注重環境和顧及盈利的特色並因而得以蓬勃發展。
社創基金評估研究
招募建議書
自社創基金成立以來,專責小組推出多個項目。為更了解這些項目的成效,專責小組決定展開一項研究,來評估這些項目能否有效達致基金目標。
是項評估研究的建議書招募已於2015年11月3日中午12時截止。請密切留意最新消息。
旗艦項目協創機構評審進行中
社創基金早前誠邀有興趣的機構申請成為食物援助旗艦項目的協創機構,有關申請已於8月11日截止,共有八間機構提交了建議書,在此感謝各界對本項目的支持及寶貴意見,專責小組預計於年底前完成評審工作。
食物援助協創機構截止申請
食物援助旗鑑項目協創機構的申請已於今日(2015年8月11日)中午12時截止。請密切留意最新消息。
個案分享:社會投資回報分析
社創基金推動以創新方法應對貧窮問題,帶來社會效益,但社會效益可以怎樣計算?「社會投資回報」(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SROI)是一種量化計算效益的工具,為決策者和項目管理人提供數據,方便評估項目的效益和探索可改進的地方。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舉辦了一場關於SROI的講座,邀請香港社會效益分析師學會的行政總裁阮耀啟博士主講,為秘書處和來自不同部門的同事講解SROI的原理和實際應用。阮博士表示,期望以一些已有大量數據的界別為起點,讓SROI在香港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參觀「樂童行」
對專責小組來說,透過會議商討基金的發展固然重要,但親身探訪社會創新項目亦有助借鑑別人的經驗。日前,專責小組和秘書處參觀了「香港樂童行兒童及青少年中心」,同行的還有民政事務局和勞工及福利局的同事。該中心主要服務深水埗區低收入家庭兒童及青少年,為他們提供舒適安靜的地方做功課,又舉辦各種課餘活動,讓身處不利環境的兒童及青少年得到平等的機會發展身心。參觀當日,中心主任講解了各項設施和服務,主席及創辦人包大偉先生則為委員介紹中心的成立目的、理念和運作,訪問團亦與中心分享了其他社會服務機構的情況。
社創基金支持
應用程式設計比賽
科技改變生活,也可以締造社會效益。三星電子香港有限公司正舉辦一項名為 Solve For Tomorrow 的應用程式設計比賽,讓全港大專學生組隊參加,運用科技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社創基金是比賽的策略夥伴之一,效率促進組副專員劉冼靜儀女士代表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出席了7月18日舉行的簡介會。她在會上提到,這次比賽的主題與社創基金鼓勵以創新方法應對社會問題的宗旨有相通之處,希望大專生踴躍參加,發揮創新意念幫助有需要人士。
青年創業論壇
社創基金致力促進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發展以扶助社會創業家成長。年青人創意澎湃,充滿熱誠,如果配合適當的支援和指導,相信可以激發出能夠回應社會需要的創新業務。由社創基金合辦的「青年創業論壇 - 社企的創與營」於7月14日舉行,論壇邀請了資深社會創業家和導師為出席者提供創業「貼士」。效率促進組副專員劉冼靜儀女士則代表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講解基金的角色和提供的支援,並以本港幾個青年創業家的創業故事作為例子,鼓勵出席的青年加入社會創業的行列,實踐理想。
第二屆專責小組第三次會議
社創基金的多個項目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協創機構項目進展順利,食物援助旗艦項目現正徵求建議書,「共享價值」論壇和研究項目正在籌備當中。現屆專責小組亦在這時舉行了第三次會議,討論一些擬議的計劃項目以促進本港社會創新及創業生態環境發展。請繼續留意我們的報導,緊貼基金的最新消息。
2015年第三季通訊出版
最新一期社創基金季度通訊出版了!今期內容一如以往豐富,包括食物援助旗艦項目、將於9月舉行的「共享價值」論壇、協創機構項目進展、基金舉行和參與的展覽,以及籌備中的研究項目。請按此瀏覽詳細內容,或到此重溫以往各期通訊。
「共享價值」論壇
將於今年9月舉行
「共享價值」是商業經營的新概念:企業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時締造社會效益。社創基金將於9月9日舉辦一個名為《共享價值:締造競爭優勢》的論壇,邀請本港企業領袖出席,一起探討怎樣運用這一概念開拓商機並回應貧窮問題;「共享價值」倡導者之一Mark Kramer 將在論壇上闡述有關課題,著名企業的代表亦會分享他們在這方面的心得和經驗。
旗艦項目提交建議書截止日期延期
「能力提升食物援助服務」招募協創機構的提交建議書截止日期由七月二十一日中午十二時正延至八月十一日中午十二時正。
在六月十五日舉行的簡介會,一些參與機構表示,鑑於該項目的複雜性,需要更多時間撰寫有質素的建議書以符合有關要求。有見及此,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同意延長截止日期多三星期至八月十一日。
有關簡介會更多詳情,包括現場錄影及問答環節摘要,已上載至本網站「旗艦項目」。
旗艦項目協創機構申請簡介會
社創基金正招募食物援助旗艦項目協創機構,專責小組秘書處特意在6月15日舉行了一次簡介會,為有意提交建議書的機構講解相關細則。秘書處代表先簡述本港食物援助服務的現況,之後講解了協創機構的角色、申請資格及程序、評審標準等事項。當日約有80人出席,他們來自40多間機構,當中包括食物援助服務營運者、非政府機構、資訊科技公司和顧問公司。這次簡介會亦提供機會讓參加者在會後互相交流和加強認識,以至探討合作機會。
詳情請參閱簡介會投影片(只有英文版)。
與未來社會創業家交流
繼參與貿發局「創業日」之後,社創基金又有機會與未來社會創業家面對面交流。專責小組委員馬錦華先生應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邀請,於6月6日出席《社會創新在香港》專題講座,擔任其中一位主講嘉賓,介紹社創基金和協創機構項目的開展情況。當日約有50名熱衷於社會創新事業的有心人參與,他們對協創機構的項目非常有興趣,紛紛提出有關申請資助和如何參與的問題,又問及撰寫計劃書的技巧。當日另一位主講嘉賓為基督教豐盛社會企業有限公司主席關志康先生,他就著社會創新在香港的發展和成效提供了詳盡的資料和分析。
讓弱勢社群重拾尊嚴
社會創業機構在新加坡的挑戰
「廚尊美食廣場」(Dignity Kitchen)是新加坡一家別具特色的社會創業機構,集美食廣場、職業訓練、社會創業家培育和傳統美食保育於一身,透過職業培訓和介紹就業機會,讓殘疾人士和弱勢人士在熟食檔工作以至創業,從而令他們重拾尊嚴和改善生活。這樣的營運模式在香港行得通嗎?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邀請了「廚尊美食廣場」執行董事許承俊先生於6月1日舉行一場分享講座,希望能從中得到啟發。社創基金協創機構的代表亦有出席這次講座,並與講者熱烈討論,交流意見。
社創基金參與創業日
提供創業心法
社創基金首度參與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創業日」。這個展覽於5月29及30日一連兩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社創基金的攤位盡顯創新意念,以咖啡廳為設計概念,介紹四間協創機構的特色和五組創業家的創業心得。我們又請來「鑽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梁淑儀女士,以「社會創業融資心法」為題,在5月30日舉行的講座上分享她在社會創業和融資方面的經驗和挑戰,同場並由專責小組秘書處同事介紹社創基金。歡迎到社創基金Facebook專頁,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社創基金季度通訊出版號外
社會基金即將推出一連串活動。為免有關活動的消息在7月第三季通訊出版時成為明日黃花,我們特別出版一期號外,送上最新情報,包括食物援助旗艦項目招募協創機構、社創基金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創業日及香港大學校外進修學院「社會創新在香港」講座,以及社會創新Jam巡迴展的行程。請按此或到本網站通訊欄目閱覽詳細內容。
心苗推出「能力提升」項目
社創基金最新進展:協創機構之一心苗(亞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心苗)於5月27日正式推出其「能力提升」項目。該項目名為Fast Forward,將舉辦加強認知的對外聯繫活動和工作坊,並安排導師、聯繫社會創業家和投資者,以提升社會投資項目的營商技巧和能力,協助它們擴大營運規模和吸引合適資金投資。隨著Fast Forward登場,社創基金首批四間協創機構已全部推出其相關項目。有關Fast Forward的詳情,可參考本網站「協創機構項目」和心苗網站。
食物援助旗艦項目
招募協創機構
社創基金現正式接受有興趣的機構申請成為協創機構,推展食物援助旗艦項目。獲選機構將會幫助建立平台,以提升本港食物援助服務的效率及果效。
詳情請參閱本網站「旗艦項目」。截止申請日期為2015年7月21日中午12時正。
協創機構項目Nurturing Social Minds正式啟動
社創基金第一批協創機構已相繼推出「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項目。葉氏家族慈善機構(葉氏)的Nurturing Social Minds於5月12日舉行了啟動禮,標誌著基金另一項目正式推出。啟動禮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副主席李宗德博士和葉氏主席馮葉儀皓女士擔任主禮嘉賓。Nurturing Social Minds以工商管理碩士學生和大學本科高年級學生為對象,讓學生和夥伴企業合作,解決真實社會問題。司長致辭時感謝葉氏、專責小組和參與學生對這個項目的貢獻,並相信學生可以將從課程獲得的實踐經驗發揚光大,在香港創立更多創新事業,並協助現有企業推陳出新,回應社會貧窮問題。有關Nurturing Social Minds的詳情,可參考本網站「協創機構項目」和該項目網站。
社會創新Jam巡迴展開鑼
小概念如何帶出大貢獻?為期三星期的社會創新Jam巡迴展,展出海外及本地社會創新發明,定能讓你知道更多。在開幕儀式上,藝人洪天明帶同兒子試踢發電足球Soccket,另外,大會亦邀得香港失明人士協進會會長莊陳有示範幾款視障人士專用產品。
協創機構項目Impact Incubator正式啟動
社創基金的重要活動一浪接一浪。協創機構之一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於4月21日舉行Impact Incubator啟動禮,宣布基金另一項目正式推出。啟動禮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社聯主席陳智思先生及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主持。Impact Incubator將會提供一個跨界別、一站式平台,透過由社福機構、社企、慈善基金、商會和專業團體組成的網絡和提供的資源,協助創新項目執行者孕育出創新而可持續的方案,運用商業手法解決社會需要。有關Impact Incubator的詳情,可參考本網站「協創機構項目」和該項目網站。
社創基金出席海外研討會
社創基金積極參與社創圈子的活動,而且不局限於香港,令基金可以汲取外國的發展經驗。社創基金早前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行的Asian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 大會。在一個以香港為主題的研討會,效率促進組副專員劉冼靜儀女士代表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向百多位來自亞洲以及世界各地的與會者介紹基金的成立背景、理念、推展情況和未來策略,並連同協創機構之一心苗(亞洲)慈善基金行政總裁勞思國先生、要有光(社會地產)有限公司創辦人余偉業先生和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魏華星先生,跟與會者交流經驗和心得。此獨特的安排,即包括政府、協創機構和創新項目執行者一起同場對談,獲得參與者高度評價。秘書處亦藉此機會參觀當地的社會創新項目和跟當地的社創機構會面,令此行成果更加豐富。
社創基金x跨界?創業創新日
E2(Entrepreneur Square)是一個科技界和社福界的跨界協作交流平台,近年舉辦的「跨界?創新日」是他們的一項重要活動,為業界交流和創業家推銷創新項目提供機會。2015年的「跨界?創業創新日」剛於4月18日舉行,社創基金是這次活動的贊助機構,效率促進組專員蘇啟龍先生代表社創基金出席,擔任評判,從眾多創新項目中選出各獎項得主,並致總結辭。值得一提,大會在今年的推銷競賽環節中特別強調扶貧元素。
專責小組討論未來工作大計
協創機構項目正陸續推出,社創基金邁進新里程,專責小組亦密鑼緊鼓展開工作。第二屆專責小組於4月17日舉行了第二次會議,檢視基金各項工作的最新進展,並討論未來大計,包括協創機構項目推出後的相關工作。欲知更多關於社創基金的消息,請繼續留意我們的報導。
社會效益評估研討會
何謂成功的方案,不外乎「以最少資源產生最大效益」。問題是,在公共服務領域,「效益」應該怎樣量度?為解答這個問題,專責小組秘書處舉辦了一場社會效益評估研討會,邀請英國知名顧問公司SImetrica的創辦人Mr Daniel Fujiwara主講。Mr Fujiwara有十年以上為政府和國際機構服務的經驗,SImetrica在政策評估和社會效益評估範疇亦享負盛名。Mr Fujiwara講解了社會效益評估的基本概念,以及介紹了不同評估工具、方法和應用,並分享了英國政府和公共機構的例子。研討會吸引了接近120名不同政策局和部門同事參加。
2015年第二季通訊出版
社創基金 @ TEDxWanChai
TED是近年在世界各地非常流行的思想交流活動,在香港亦不例外。日前,TEDxWanChai 舉行了一場沙龍,主題是重新思考慈善事業。效率促進組專員蘇啟龍先生是這次沙龍的講者之一,他分享了政府可以怎樣推動社會創新,方法包括資助研究以確立須優先處理的範圍,以及透過政策和法例促進和鼓勵各界廣泛參與。他又提到社創基金成立的目的正是希望加強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特別是借助協創機構的專長和網絡,物色、培育和指導更多社會創業家實踐創新意念,透過建立具有社會效益的業務來應對貧窮和社會孤立的問題。
協創機構簽署委聘協議
掌聲鼓勵!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理大)、心苗(亞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心苗)及葉氏家族慈善機構(葉氏)四間機構已分別簽署委聘協議,正式成為社創基金的協創機構。
四間協創機構將負責設計及推展各式各樣「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的項目。我們早前報導過理大「好薈社」計劃和葉氏「公益創業及慈善創投」課程在香港科技大學的開展情況,至於社聯和心苗的項目亦即將推出,請密切留意最新消息。
專責小組參與工作坊
農曆新年假期結束不久,專責小組卻已馬不停蹄展開工作。3月5日是元宵佳節,專責小組於效率促進組辦公室聚首一堂,非為賞燈猜謎,而是參加工作坊。
工作坊的目的,是讓專責小組委員和秘書處同事透過Strategic Visioning這一套系統化的思考工具,檢視基金身處的環境,從而制訂目標和行動。這次工作坊,正好為專責小組開展未來的工作來個熱身。
短片比賽得奬者接受電台訪問
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各獎項已名花有主,在欣賞學生的「諗頭」之餘,作品的靈感來源你又知道嗎?香港電台第五台節目《笑容從家開始》便訪問了三甲隊伍,由同學細說「橋」從何來和分享對香港貧窮問題的想法。節目亦訪問了身兼比賽評審之一的社創基金秘書處代表劉冼靜儀女士。劉太為聽眾解說比賽的目的,並大讚同學們的作品構想創新。請按此收聽訪問內容,聽過同學現身說法,再看得獎作品,你可能會有更深的體會。
新一屆專責小組首次會議
農曆新年將至,當大家可能已經盤算著怎樣善用假期的時候,專責小組仍然努力不懈,未能「收爐」。第二屆專責小組於2月12日舉行了第一次會議,亦是三名新委員首次參與會議。會上,委員審視了各個項目的最新發展,並討論基金未來的運作安排。請密切留意我們的最新消息,緊貼基金動向。
公益創業及慈善創投課程開課
由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舉辦的「公益創業及慈善創投」課程日前開課,該課程由將獲委聘成為社創基金協創機構之一的葉氏家族慈善機構合辦,並獲社創基金撥款支持,目的是讓參加者直接參與社企有關扶貧的項目,協助社企實現社會效益並持續發展。課程的第一課於2月7日舉行,並邀請了社創基金秘書處劉冼靜儀女士致歡迎辭及為參加者介紹社創基金。
社會創業?新出路講座
為讓社會大眾了解社會創業及考慮投身社創行列,社創基金於第25屆教育及就業博覽舉辦了一場「社會創業?新出路」講座。講座中,加油香港企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周佩波先生分享社會創業的經驗;而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鄧良順先生則講述相關趨勢及發展。這次講座約有三十人出席。
如何實踐創新意念:
荷蘭經驗
世界各地的社會創新倡議者和創新者皆致力將創新意念轉化成實效。社創基金一直希望借鑑專家的成功經驗。日前,基金秘書處邀請了荷蘭獨立智庫Kennisland的總裁Mrs Chris Sigaloff舉行兩場講座,分別講解如何在教育界和公共部門促進持分者參與,從而推展創新意念。兩場講座在2月2日舉行,共有約80人參與,包括學校校長、教育機構代表和來自不同政策局和部門的公務員。
專責小組參觀「銀杏館」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繼續探訪不同機構,了解社會創新項目的各種服務和營運模式,最近一次的探訪對象是「銀杏館」位於饒宗頤文化館的分館。
「銀杏館」提供多元化餐飲服務,經營餐館、到會、有機農莊和食品製造,並致力為長者創造就業機會,現時聘用超過450名長者。
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頒奬禮
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頒奬禮圓滿結束,超過二百人出席與得奬者分享喜悅,流行組合C AllStar亦到場表演及頒奬。比賽冠軍由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的作品《社會動畫》奪得。
協創機構項目
「好薈社」接受報名
由社創基金協創機構之一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統籌、社創基金撥款的「好薈社」計劃現正接受報名,歡迎全港大專院校學生或校友申請。該計劃的目的,是協助有志於社會創新的人士獲得相關知識和技巧,包括學習運用設計和科技來開展社創項目。參加者有機會獲得社創基金提供資金實踐其創新扶貧意念。
計劃分三階段進行,分別為互動式培訓、社創點子比賽和項目實施。在比賽中勝出的項目各可獲港幣十萬元資金支持,並可在理工大學、NGO、設計、科技和工商界專業人士指導下開展創新項目。報名表格及有關詳情,請參閱「好薈社」網站www.goodseed.hk。
善用社創基金
扶貧安老助弱
行政長官於1月14發表施政報告,在扶貧措施方面,提到要善用社創基金,而在《施政綱領》第三章「扶貧及為弱勢社群提供支援」之中亦提及社創基金的工作,包括透過協創機構推展能力提升項目和為創新計劃提供資助、繼續籌備食物援助旗艦項目、構思如何加強社會創新的生態系統和鼓勵運用創新商業手法回應社會需要。
以上各項正是新一屆專責小組的工作重點。隨著基金即將與協創機構簽訂委聘協議,各個項目包括資助計劃亦將陸續展開,預期可以鼓勵更多有志者提出創新扶貧意念,而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將有助匯聚各方力量,攜手促進扶貧工作。
2015年第一季通訊
全新面貌登場
社創基金2015年第一季通訊已經出版。隨著基金的發展進入另一階段,季度通訊亦以全新面貌登場。除了改動版面設計,為加強聯繫,我們會透過電郵將季度通訊直接送達主要持分者和合作夥伴。今期內容包括:總結基金去年工作、公布即將委聘協創機構,以及「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最新消息。請按此或到本網站通訊欄目閱覽詳細內容。
社創基金公布
將受委聘的協創機構
社創基金於2014年12月3日公布四間將受委聘的協創機構,四間機構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心苗(亞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及葉氏家族慈善機構。整體而言,四間協創機構的工作將涵蓋「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這兩個社創基金的優先工作範疇。各間協創機構的計劃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委聘協創機構,讓基金得以充分利用現時社會創新圈子的知識、經驗和網絡,推動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四間協創機構發揮各自專長之餘,亦可以互相借助對方的資源,並引進更多合作夥伴,促進能對應貧窮問題和社會孤立的新事業的醞釀、孵化和推行。
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
網上投票展開
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20條入圍短片已經選出,從即日起至12月14日,登入投票專頁可觀賞所有入圍短片,投選你最喜愛的一條,即可參加抽奬,幸運兒將贏取Quiksilver現金券。投票者亦有機會得到頒奬禮入場券,現場欣賞流行組合C AllStar演出。
迎向未來工作
新一屆專責小組上任
政府日前宣布第二屆扶貧委員會及其專責小組的名單,任期由2014年12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名單可參閱本網站「專責小組」部份。
另外,扶貧委員會於11月29日舉行了第15次會議,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在會上透過短片介紹了基金的最新發展和即將展開的工作,包括委聘協創機構的進展,以及食物援助旗艦項目的籌備情況。
向慈善基金代表介紹社創基金
社創基金成立的目的是促進跨界別合作,結合不同資源,培育社會創業家以社會創新的方法回應貧窮問題。日前,效率促進組副專員劉冼靜儀女士應創效投資顧問公司Asia Value Advisors的邀請,代表社創基金秘書處出席了一個探討慈善投資基金在香港發展的研討會,在討論跨界別合作的專題環節向出席的企業及私人基金代表介紹社創基金的理念和資助模式。她特別提到,社創基金期望協助建立持續合作的平台,促成跨界別合作,令資源產生更大效果,從而更有效地解決貧窮問題。
外國專家分享社創經驗
今年的「社企民間高峰會」已於11月3日至11月5日舉行,與去年一樣,社創基金是大會贊助機構之一,而專責小組秘書處亦邀請了高峰會其中幾位講者,特別為基金於11月3日和5日舉行了兩場講座。幾位專家Ms Catherine Bracy(美國Code for America社區統籌總監)、Mr Karl Sittle (瑞士PowerAge概念顧問)、Dr Scott Sherman (美國Transformative Action Institute行政總裁)和Ms Suzanne Rodrigues (葡萄牙Fundacão EPD項目經理)分別就資訊科技應用、長者參與、培育年青社會創業家和協助弱勢社群自力更生分享寶貴經驗,出席者包括社會創業家和有關範疇的公務員。
此外,秘書處於11月5日安排了一次圓桌會議,邀請本港大專院校商學院院長或代表,與 Dr Sherman、葉氏家族慈善基金主席馮葉儀皓女士以及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對談,交流在大學推行社會創業教育的經驗和展望。
2014年第四季通訊出版
社創基金參與「盛食當灶」
食物援助一向是社創基金關注的議題之一。為提高大眾對剩食問題的關注及鼓勵以社會創新回應,社創基金與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合辦「十日節」開幕活動「盛食當灶」。在活動中,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副主席李宗德博士及委員馬錦華先生分別與名廚及基層家庭成員組成隊伍,合力將從街市收集到的廢棄食材炮製成美味佳餚。而於現場下載社創基金手機應用程式的賓客,均獲贈「一分鐘人像速成畫」。
社創基金推出手機應用程式
為進一步向公眾推廣社會創新和連繫創新圈子,社創基金推出了手機應用程式。除了報導基金動向、本港社創活動以及世界各地社創資訊,應用程式設有互動遊戲,測試大家的扶貧知識和提供創新貼士。有志參與社會創新和社會創業的人士,可透過這個應用程式得到資訊、啟發和靈感。社創基金手機應用程式備有iOS及Android版本,請即下載,加入成為推動創新扶貧的一員。
向大學生介紹社創基金
社創基金一直透過各種途徑與不同持份者溝通。日前,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社企論壇」並在10月8日舉行研討會,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馬錦華先生應邀擔任研討會的主題演講嘉賓。馬先生向當日約80名出席者介紹社創基金,並鼓勵同學提出更多創新意念,一起締造更美好的社會。在問答環節,馬先生進一步提供了如何成為社會創業家和營運社會企業的「貼士」。
與協創機構申請者分享經驗
委聘協創機構協助促進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發展和培育社會創業家是社創基金的一項新嘗試,對基金以至提交建議書的申請機構而言都是一趟學習之旅。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在9月16日安排了一次聚會,邀請各申請機構出席。會上,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感謝申請機構對基金的支持;隨後,秘書處同事與出席者分享對建議書的一些觀察。這次聚會亦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讓基金加強與不同持份者協作,以促進社會創新圈子的發展和支援扶貧工作。
投映片(只有英文版)
協創機構申請第二階段評審
社創基金早前誠邀有興趣的機構申請成為協創機構推展「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項目,有關申請於4月11日截止,共收到逾40份建議書。專責小組轄下的評審委員會已完成對建議書的第一階段評審,現正進行第二階段評審,之後會向專責小組提交委聘建議,預計可於8月中完成有關程序。
「社創錄像速成」工作坊順利舉行
為幫助中學生準備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一連三場「社創錄像速成」工作坊於7月3日、8日及9日舉行,總計接近二百名中學生出席。社會創業家周佩波先生(加油香港創辦人)、張凌瀚先生(FoodCycle UK 及 UnLtd HK 創辦人)及黃岳永先生(有機上網創辦人)到場與學生分享社會創新的經驗。資深傳媒人蘇啟智先生(有線電視新聞台節目科主管)及易詠欣女士(香港電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編導)分享了拍攝社會題材的心得。專業錄像製作人林應豐先生(上奇科技有限公司 Adobe 多媒體產品應用專員)及林紹華先生(Special Camera Service 技術顧問)則講解拍攝技術。工作坊同時安排了五個社創導賞項目,讓學生透過實地探訪,了解社創機構如何運作。
現場錄影
2014年第三季通訊出版
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啟動禮
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啟動禮於6月27日順利舉行,接近150名來自37間學校的老師及同學出席。在分享環節,基督教豐盛職業訓練中心董事紀治興先生勉勵中學生運用創意,以「加、減、乘、除」的方法,發掘更多社創好點子。無綫電視新聞及資訊部高級監製阮小清女士則分享拍攝社會題材節目的經驗。
現場錄影 (只有中文版)
「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開鑼
社創基金與政府青少年網站(Youth.gov.hk)合辦「中學生社創短片比賽」,以「社會創新,求『橋』扶貧」為主題,透過講座、工作坊、參觀活動及比賽過程,加深中學生對社會創新及扶貧的認識。優勝隊伍將赴韓國首爾進行4日社會創新探究之旅。
專責小組委員參觀
「明途聯繫」
成功的社會企業除了要實踐社會目標外,亦要經營得法,務求能持續發展。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於5月15日參觀了成立超過十年的社企「明途聯繫」,交流經驗。「明途聯繫」以「市場導向」和「顧客導向」為營運基礎,業務範圍包括餐飲、便利店、復康用品銷售、清潔,以及市場推廣服務,為弱勢社群及殘疾人士創造就業機會之餘,亦能夠把經營溢利全數重新投放於業務的未來發展,其成功經驗可供社會創新項目執行者借鏡。
協創機構截止申請
社創基金協創機構的申請已於今日(2014年4月11日)中午12時截止,預計可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委聘首批協創機構,開展「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的工作。請密切留意最新消息。
2014年第二季通訊出版
社創基金於今年一月首次推出季度通訊,為公眾提供基金的最新消息。2014年第二季通訊已經出版,今期內容包括報導基金接受協創機構申請和食物援助旗艦項目的發展,並預告快將推出的「全港中學生動感影像比賽」。請按此瀏覽或下載。
協創機構申請簡介會順利完成
為了讓有意申請成為協創機構之機構了解相關的邀請文件,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於2014年3月11日及17日各舉行了一場簡介會。會上,秘書處代表講解協創機構的角色、申請資格及程序、評審標準和其他重要事項,並詳細解答出席者的提問。詳情請參閱簡介資料(只有英文版)以及現場錄影(廣東話,可選擇中英文字幕)。
另外,為了提高公眾對社創基金及社會創新等概念的認識,專責小組製作了一系列短片,於社創基金YouTube頻道發放,短片連同一系列專題文章亦會陸續上載到經濟通《社企廊》。
社創基金
YouTube頻道啟動
社創基金鼓勵跨界別參與,為提高各界對基金的認識,《社創基金多面睇》YouTube頻道已正式啟動。為配合協創機構申請,首批短片是由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介紹基金及協創機構優先工作範疇之一的「能力提升」及關於基金及社會創新的概念。
旗艦項目邁進新里程
社創基金的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是推展關於食物援助的「旗艦項目」。經過多個月的準備工作,該項目已進入另一重要階段,邀請了不同界別和專業人士組成跨界別工作小組。小組在3月4日舉行了集思會,參加者包括現時食物援助項目的營運者、非政府機構、酒店、餐飲、超市、物業發展、資訊科技、物流、設計、環保各個界別、有關政府部門以及基金專責小組委員,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就怎樣加強本港食物援助項目提意見;而在二月中,工作小組已進行了一次分享會和實地參觀現時食物援助的營運單位。
社創基金開始接受機構申請
成為協創機構
社創基金自2013年9月28日成立以來,基金專責小組一直著手制定委聘協創機構的細則。有關工作已經完成,社創基金現正式接受有興趣的機構申請成為協創機構,推展「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項目,協助社創基金推動社會創新和社會創業精神以達致扶貧效果,詳情請參閱本網站「成為協創機構」。截止申請日期為2014年4月11日中午12時正。
參觀新生精神康復會思健園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相信跨界別合作可以為社會創新締造有利的環境,因此特別留意跨界別合作的成功例子,從中取經。專責小組日前參觀了位於粉嶺的精神病康復者宿舍「思健園」。
「思健園」是由怡和集團轄下註冊慈善組織「思健」(MINDSET)購入的一幢住宅大廈改建而成,經專業建築師設計,設備完善,配合註冊社工及專業健康護理員的照顧及支援,協助精神病康復者重投社會。「思健園」日常營運由新生精神康復會負責,自負盈虧,是商界、建築界專業和非政府機構跨界別合作的成果。
社創基金首份季度通訊出版
社創基金去年九月正式成立,專責小組一直致力與公眾和社創圈子溝通和交流。為加強與各界的聯繫,基金推出了第一份季度通訊。這份通訊回顧了基金過去一季的活動,並簡介未來的工作。通訊的背頁是2014年1月至3月的月曆,更附有冷知識,鼓勵大家為改善社會出一分力,實用之餘亦有啟發性。
社創基金通訊將會每季出版。
向青年企業家及專業人士介紹社創基金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正積極籌備接受協創機構申請,與此同時亦繼續接觸不同團體,推廣社創基金。日前,秘書處參與了一次社創基金簡介會,由「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及相關團體邀請本港青年企業家及專業人士出席。專責小組認為,要令社會創新在香港蓬勃發展,必須結合不同界別和專業範疇的知識和資源,為社會創業家和創新項目提供平台、資金和指導等支持。
無家者如何自食其力:
The Big Issue雜誌的經驗
約20年前,The Big Issue 雜誌在倫敦面世。該雜誌以商業模式運作,但徵聘和培訓無家可歸者成為銷售商。這些銷售商以大約半價承包雜誌,零售所得全歸自己所有。憑著售賣雜誌,無家可歸者得以自食其力,重拾尊嚴。事實證明 The Big Issue 非常成功,亞、非、澳洲數個城市已獲授權出版各自版本的The Big Issue。早前,The Big Issue 創辦人 Dr John Bird 到訪香港,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特意邀請他分享「助人自助」的經驗,出席者包括本港的社會創新倡議者和創效投資者。Dr Bird提到,社會上有很多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很多,The Big Issue 的精神是幫助受助人從「問題的一部分」變成「答案的一部分」,這與社創基金的意念不謀而合。
與英國社會創業基金會UnLtd交流
在過去十年,英國社會創業基金會 UnLtd 一共為11,000名社會創業家提供資金、指導和網絡支援,而這個模式已成功引入四個國家。為了借鑑他們的經驗,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邀請了 UnLtd 的行政總裁 Mr Cliff Prior 與專責小組委員會面,出席者還有 UnLtd 支持的一個食物回收項目 FoodCycle 的創辦人張凌瀚先生,張先生早前由英國返港籌備創立 UnLtd HK。會上,Mr Prior 強調 UnLtd 的一個重要原則,即援助「以人為先,項目次之」,對不同階段的項目會提供不同的援助,例如在構思階段的創新項目,他們提供的支援的重點在幫助年青創業者建立信心。
社企民間高峰會
「政策創新」專題討論
透過「社會創新」來解決社會問題在外國已行之經年而且成效顯著,在香港亦有不少由民間推動的成功例子。如何進一步鼓勵不同界別參與,建立一個更有利於社會創業家和社會創新的生態系統,是社創基金的優先工作範疇之一。今年社企民間高峰會其中一個專題討論以「政策創新」為題,由特區政府效率促進組主持,邀請蔡海偉先生(時任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業務總監)、紀治興先生(豐盛社企學會主席) (二人均為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劉夢琳女士(新加坡社會創新園創辦人兼主席)以及 Mr Nigel Jacob (美國波士頓市長辦公室New Urban Mechanics聯席主席)分享各地的社會創新經驗及政府的角色。討論會共有超過150人出席,在其中一個環節,出席者一同參與製作曼陀羅圖 (Mandala Chart),合力尋找改善社會的方法。
研討會探討
民間如何參與社會創新
在歐美國家,社會創新已成為回應社會問題的有效方法,當中,民間參與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些國家的經驗很值得借鑑。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舉行了一個研討會,邀請美國波士頓市長辦公室 New Urban Mechanics 聯席主席 Mr Nigel Jacob 介紹該市如何提供途徑讓市民參與籌劃改善城市生活,出席者包括公務員和非政府機構管理人員。New Urban Mechanics 為波士頓市政廳轄下的創新意念「孵化器」和研發實驗室,研討會提到,該市很多改善方案都是由市民主動提出,由 New Urban Mechanics 提供支援而得以實現。
澳洲經驗:
「社會效益投資」研討會
社會問題日益複雜但資源有限,如何應付這些需求是個難題。「社會效益投資」(social impact investment) 講求同時獲取社會效益和金錢回報,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之一。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邀請了在國際間享負盛名的社會創新策略師Ms Rosemary Addis 舉行兩場研討會,分別為創效投資者以及有關政府政策局和部門公務員介紹社會效益投資的概念和在澳洲的跨界別合作經驗;兩批參加者均為對社創基金和社會創新的推行有重要影響的持份者,而專責小組委員亦有出席。
11月26日講座現場錄影 (只有英語版)
社會效益債劵及社會效益評估研討會
社會效益債劵是為社會創新項目融資的一種方法,當某項目帶來預期的社會效益和成功減省公共支出,政府便按預先的承諾向投資者支付回報,換言之,納稅人只須為有成效的社會創新項目提供財務承擔。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日前邀請了澳洲創效投資機構 Social Ventures Australia 的執行董事 (Executive Director, Employment) Mr Kevin Robbie 主持一個研討會,為專責小組委員、公務員及參與社會創新人士介紹這種創效投資的新概念以及英國和澳洲的經驗;研討會亦講解了如何評估社會效益。
與智經研究中心會面
社會企業近年發展蓬勃,智經研究中心(智經)早前發表了一份名為《社企發展新思維》的研究報告,就本港社企的發展提出建議。智經特別安排了一次與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的會面,為專責小組委員介紹該份報告。與會的委員就報告提出很多建設性回應,例如如何以創新方法為社企和年輕創業家提供更多支援。
報告全文及撮要可於智經研究中心網頁下載。
與商界分享社會創新理念
社創基金希望能促進不同界別參與,產生跨界別合作的協同效應,以社會創新的方法回應貧窮問題,當中商界可以擔當重要角色。香港政府效率促進組副專員劉冼靜儀女士應「最佳業務實踐獎2013」主辦單位的邀請,於11月18日舉行的頒獎禮擔任主講嘉賓,向在場約200位商界領袖介紹社創基金,並建議企業可以將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融匯於企業社會責任和公司政策,期望商界一起實踐,為社會創新的發展締造有利環境。
仁人學社舉辦
「社創基金」講座
約50名參加者出席了由仁人學社主辦、香港政府效率促進組協辦的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講座。講座先由效率促進組副專員劉冼靜儀女士介紹社創基金的成立目的和運作原則,之後由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紀治興先生講解社會創業的概念和社會效益的評估方法。在答問環節,不少參加者提出了有關申請資格的問題,顯示大家對如何參與基金協助解決社會問題非常熱心。
專責小組參觀
長者安居協會
長者預計將會是社創基金最終受惠群組之一,而長者安居協會一直關注銀齡一族的需要,成績備受認同,除了廣為人知的「平安鐘」服務外,協會近年不斷發展新服務。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日前參觀了長者安居協會位於何文田的總部,該會行政總裁梁淑儀女士親自迎迓,介紹協會的發展及新服務。隨後,專責小組委員參觀了協會新近建成的「生命歷情體驗館」,該館透過互動展品,以嶄新方法引領參觀者探索生命的意義。
「好單位」舉辦分享會
介紹社創基金
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正著手籌備公開邀請第一批協創機構(intermediaries)的申請,為了讓有興趣者加深對基金的認識,專責小組委員紀治興先生及特區政府效率促進組副專員劉冼靜儀女士應「好單位」(Good Lab) 邀請,出席了11月6日舉行的分享會,分別講解社會創業的概念和介紹社創基金。分享會約有70人參與,討論氣氛熱烈,參加者亦藉此機會與其他有志於社會創新的同道中人交流。
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
基金成立典禮
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成立典禮於扶貧委員會高峰會上舉行,由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副主席李宗德博士主持,標誌基金正式成立。
專責小組主席
張仁良校長專訪
在香港,「社會創新」仍然是新概念,本網站編輯特地訪問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校長,由張校長介紹社會創新的理念以及社創基金的成立目的、關注重點和未來工作。在訪問中,張校長以「繼續夢想,直至成真」鼓勵個別人士特別是年青人投入社會創新的行列。訪問全文 -
參觀「光房」
專責小組秘書處安排扶貧委員會委員及專責小組委員參觀位於上環的一個「光房」住宅單位,參觀前並由「光房」的營運機構「要有光」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偉業先生、主席李律仁先生、支持機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魏華星先生以及 RS Group 的代表介紹該計劃。
市場意向調查
專責小組秘書處進行「中介機構如何協助推動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非承諾性市場意向調查。 調查所得有助專責小組更了解市場興趣、專長及意向,以便日後就邀請中介機構可以作出更有系統的安排。秘書處共收到 50份建議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