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成效
发挥催化剂作用,缔造
扶贫、防贫和防止
社会孤立的效益
社创基金期望发挥催化剂的作用,透过推动社会创新及培育社会创业精神,协助纾缓本港的贫穷及社会孤立问题,促进共融,提升市民福祉,加强社会凝聚力,缔造社会效益。
为了建立可培育社会创业家的生态系统,基金订立了创新计划、能力提升和研究三个工作范畴,并优先资助相关的项目。

香港大学获委聘评估
社创基金的工作表现
社创基金委聘香港大学(港大)展开「社创基金评估研究」,评估基金各项工作在实践基金目标方面的表现。这项研究旨在衡量基金的工作表现和成效,以及由基金推动的项目(包括持续推行和新开展的项目)演变发展带来的效果。研究审视基金整体工作表现,以及协创机构和由基金资助或支持的项目缔造的效益,范围涵盖财务和非财务效果。
按此浏览更多有关研究的详细资料。
截至2023年6月底,研究检
视了274个由协创机构培育
的创新项目
- 由社创基金提供的资助金额为1.06亿港元,而经募集所得的配对资助总额则超过5,995万港元
- 带来总值4.22亿港元的社会效益,当中1,814万港元为配对资助以外的额外投资/捐助
截至2023年6月底,研究检视了274个由协创机构培育的创新项目

- 逾半获资助项目成功将其产品或服务推出市场,获得总值超过3,366万港元的毛利
- 资助项目的社会投资回报率 (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注] 估算为5.58
- 接触或提供产品及服务予超过 249 000名受惠人士,当中有儿童及青少年、长者、残疾人士、不同种族人士、低收入家庭等
- 创造逾 3 200个职位,包括为弱势社群创造超过 2 400个职位
注
简单而言,社会投资回报率是一种成本效益分析,尝试货币量化项目的社会回报,比较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其成本,即是衡量每 1 元为单位的投资,可以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社会投资回报率等于或大于 1 代表项目产生的社会价值等于或大于其成本。社会投资回报率越高,其产生的社会价值越高于成本。
社创基金在香港推动社会
创业的角色
港大一队研究团队于2019年7月发表了一份题为 The role of the soci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fund in fosteri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Hong Kong: A study on public policy innovation 的研究报告。该研究论述了社创基金透过其资助项目推动创新所带来的效益,以及基金如何影响香港的社会创业环境,以此阐释公共政策如何具备推动社会创新的潜力。
社创基金在香港推动社会创业的角色


每1元拨款
带来5.58元社会效益
资助项目体现精准扶贫
研究团队负责人、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叶兆辉教授指出,研究确认基金以崭新方法扶贫,除了拨款资助创新项目外,更着力提升社会创业者的能力,并建立平台,透过促进跨界别合作,为社会投资创造更高效益。社创基金支持的创新项目每1元拨款能为社会带来约5.58元的效益,使资源能够产生更大价值。